苗族女人银饰背后的秘密(4)

文雅郎

白铜的冲击:以假乱真

在东南州州府所在地凯里市的族工艺品一条街上,我们发现这里的银饰看起来发乌。杨光斌告诉我们这是一种旅游商品,用的是锌白铜,不是银,而是镀银,价格非常便宜。

一套铜饰才一千多元,而银饰全套则要一万二三千元。于是很多银匠们纷纷走出银匠村自谋生路。

杨文斌十分担心,旅游品风行一时就是苗族记忆消失的时候。

杨光斌知道2006年苗族银饰锻造技艺已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他开始有了这样的设想:申报坚守在银匠村的艺人成为工匠大师,呼唤更多外出的银匠回村锻造真正的苗银。

白色的银装到底能不能继续世代照耀着居住在高山深处的苗家人呢?

追寻银饰背后的秘密

苗族人如此崇拜银饰,但是他们聚居的贵州地区并非白银产区。那么如此大量的白银究竟从哪里获得呢?

居住在控拜村 的200多户苗家人,四百年多年前都是从榕江迁徙而来,频繁的商业贸易让苗族人有了打银的原料。

苗族常年迁徙,漂泊不定,所以他们喜欢把所有的财富随身戴在身上,人走则家随;以钱为饰保值财产。这也许是苗族人好银的直接原因。

上一页3/4下一页

热门推荐

门巴族萨嘎达瓦节

甘薯节

中国拥堵城市 全国最拥堵的城市都有哪些 你的城市堵了吗

什么叫喜丧

梵净山芙蓉坝村的传说

俗语 “寿不送烟 丧不后补”啥意思

太湖县生活习俗

中国最大的火车站-北京南火车站

成都银花丝

宋代秦观最出名的8首诗

西山酒歌

布朗族姓氏

上甘岭战役 战争史之最

成都文殊院

福建莆田中元节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