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吉林市北山庙会

彝寨妇女产育趣俗

中国古代太监的由来及其发展

甘肃张掖大佛寺

东帝汶人名

潮汕占卜习俗

东宋村名称的由来

土家族六月六习俗

山东莘县张寨镇和砖庄的来历传说

湘西土家族的“赶白虎”

土家族的“三过年”

关于鱼的习俗和文化

各地春节习俗—辽宁·吉林·黑龙江

安哥拉人民共和国国庆日

佤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有布饶克、阿佤、佤三种方言,每种方言又有土语的差异。佤语与德昂语、布朗语有亲属关系,与傣语的关系更为密切,词汇中大约有10%的傣语借词。
解放前,除部分地区曾使用过一种用拉丁字母拼写的文字外,佤语没有文字。人们常用玉米粒、结绳、刻木等方法记数记事。由于佤族长期与附近的傣族、拉祜族、汉族交往,所以部分佤族学会了傣、拉祜和汉语。解放后,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三工作队与云南省少数民族语文指导工作委员会一起对佤语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并广泛征求意见,制订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佤(当时称佧佤)文文字方案》(草案),并经批准试行。
1958年对草案又做了修改,继续推进并出版了普及读物。十年动乱期间,佤文试行工作中断。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试行,并且出版了《佤汉简明词典》等一些读物。佤文的推行,为佤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繁荣提供了科学的记录书写工具,受到了佤族人民的欢迎。
过去佤族信仰多神,对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信仰广泛,尤其是西盟佤族。这主要因为在很长历史时期内,佤族生产力极其低下,不能科学解释自然现象,又无法摆脱自然和疾病带来的灾难,从而产生恐惧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