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广西兴安灵渠 世界最古老的船闸式运河

北京延庆民俗

河南归德府 商丘古城

河南许昌天宝宫

孙中山原配夫人卢慕贞

规模最大关帝庙 解州关庙甲天下

贵州晴隆喇叭苗传统婚俗

广东深圳客家古村落

客家民俗 拾骨葬

常州市花/市树

徽州婚嫁风俗

有关春节借宿的注意事项

美国当地特色

广东揭阳金漆木雕

蒙古族民族英雄成吉思汗,是中国古代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于1227年病逝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然而对成吉思汗的祭奠活动却在草原上一代一代地进行着。据史书记载,成吉思汗的各种祭奠活动每年要进行三十多次,而这些祭奠都有不同的时间、方式和祭品。祭奠习惯和方式基本上继承了成吉思汗的祭天方式,祭奠活动因地制宜分散在各地进行。
1955年,当地政府为了便于祭奠,征得达尔扈特人和蒙汉同胞的同意,将分散在伊克昭市各旗的成吉思汗画像、苏力德、宝剑、马鞍等物集中到成吉思汗陵所在地,并且把各种祭奠活动适当集中,分别在每年的农历3月21日、5月15日、8月12日和10月初三共进行4次。
成吉思汗祭祀主要是表达对长生天、祖先、英雄人物的崇拜,祭奠中再现了古老的蒙古民族牲祭、火祭、奶祭、酒祭、歌祭等形式,诸多富有特色的珍贵祭器则表现了草原民族对大自然和动物的艺术审美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