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揭秘世界独特葬礼方式

北京俗语“猪不啃、狗不叼”与“狗尿苔”

陕西咸阳踏青赏花节

湖南韶山滴水洞

河南睢县全国罕见的明代船型建筑群 袁家山

洛阳牡丹花会

中国四大园林

关于圣诞节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芬兰共和国国庆日

山东成武婚礼习俗

四川绵阳越王楼 天下诗文第一楼

岚河渔鼓

印度大壶节

广西扶绥婚嫁、丧葬习俗

相传吊罐是盛唐时期由波斯商人传入我国的,是回族传统的沐浴设施,主要是供回民洗大净用的。一般回民家里除了必备汤瓶外,家家户户都悬挂一个“吊罐”,且大多数都是在门背后或墙角或房顶上打着一个长钉子,钉子上系着一个铁钩,在铁钩上挂着“吊罐”。
吊罐有瓷的,铝的,铁的,塑料的,个别家里还有铜的,边远山区还有木头做的吊罐,不管哪种吊罐,其样式、大小基本一样,腔大口小,约盛一小铁桶水。吊罐口两侧有耳环可穿绳悬挂,底部有一个小孔,不用的时候插一个小木塞子,洗时拔出小木塞子,水就从小孔涓涓流出(类似现代澡堂的喷头)。其地下修有一个通往屋外的小水渠子,即下水道,下水道口用一块木板或水泥板盖着,板中间钻有一个小眼,洗过的污水便从此眼流到下水道。
吊罐里的水,一般都是用铁桶或汤瓶壶烧的,有的是用洗干净的锅烧的,而且烧水时禁止盖锅盖,以防锅盖上的饭粒等东西掉进水里,以讲究水的干净。回民每次洗大净时,一般只用一吊罐水。
用吊罐沐浴,既简单、方便、省水,又科学、卫生,宜于千家万户。吊罐淋浴不但比盆浴带来的传染病少得多,而且吊罐在喷水时,还会在空气中产生大量阳离子,是一种有益于人体的特殊的“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