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匈牙利的交际与服饰

山东济南的经典老字号

回族千年的历史传统 男戴白帽女戴盖头

胡西塔尔

世界上最大的邮轮排名 体型秒杀航母 豪华程度完爆泰坦尼克号

淮南地区别具一格的闹洞房

广东揭阳玉雕

周厝塭扫墓习俗 不在清明在十月

山东临朐全羊宴

定光佛信俗传说

唐昌布鞋

俗语“秋收不秋收全看五月二十六”

福建福州民俗 “做半段”

德州永庆寺第十九尊罗汉的传说

炒米,在中国的许多民族中都有这种美味,只是选材、做法和味道略不相同,蒙古族的炒米可谓别具一格,被称为“蒙古炒米”(蒙语:胡列补达),是蒙古人的主食之一。在日常生活中,蒙古人不可一日无茶,也不可一日无炒米。因为炒米是他们的传统食品,在蒙古族家庭中,无论是男女老少,都喜欢吃炒米。“蒙古炒米”味美耐饥,吃法简便,蒙古族同胞有“暖穿皮子,饱吃糜子”之说。
有客人到家,好客的蒙古人总会佐着奶茶、奶皮、奶豆腐、黄油,在桌上摆上一碗黄橙橙的炒米。
炒米是蒙古民族的传统美食,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书记载,早在汉朝时就有用煮、炒、碾等工序加工制作糜子的食用方法出现,到了宋末元初,蒙古族人民便开始广泛地食用炒米。
蒙古族在历史上是个草原民族,长期征战、年年迁徙,炒米成为他们旅途的必备食品之一,也是家庭待客的佳肴。相传成吉思汗西征时,其强大的后勤补给之一就是人人携带炒米。日常生活中,牧民们出牧、行猎,炒米是必备的食品,这种习惯一直延续到今。
炒米的原料是糜米,要经过煮、炒、碾等工序制成。
先将洗净、去掉杂质的糜米放入锅中煮沸,待破开米嘴后,马上出锅晾干再炒熟,炒锅中要加入干净的细沙和糜米混在一起。这样炒出的炒米发硬,有嚼头,是蒙古人喜欢的口感。但没有破嘴就炒出的炒米,发软好咬,但没有什么嚼头,被当地人称作“汉人炒米”。最后,将炒好的糜米用石碾碾去皮,即可食用。
蒙古人食用炒米的方法可为变幻无穷,讲究和多种食物搭配。干嚼可做零食,泡入肉汤可当主食。总之,怎么吃仿佛都是信手拈来,全凭个人口味。
常见的一种方法是:将炒米泡进奶茶里,奶茶边喝边续,炒米渐渐泡软,待奶茶喝够,再吃光碗里的米和茶。如果再在茶里拌上奶皮、奶酪和黄油,香咸甜酸,那种混合而奇妙的滋味非得亲口尝试才知道;也可在煮沸的肉汤里放进炒米,加点儿盐,和肉丁一起做成炒米粥;而牧民远行或放牧,炒米则是极好的干粮。无论干嚼还是拌着奶豆腐、奶皮吃,满口都是绵甜醇厚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