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习俗-重阳糕与插茱萸

藕花处

重阳节习俗-重阳糕与插茱萸

插茱萸的习俗起源很早。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种药用植物,有益于内脏。晋朝的时候,人们就已认识到它的药用价值,并开始种植。重阳时节,人们折下茱萸插在头上,据说这样可以抵御寒冷,躲避灾难。此时茱萸的作用已被夸大,成为驱邪的神物。宋朝的时候,人们还给茱萸和菊花起了两个雅称,称茱萸为“避邪翁”,叫菊花为“延寿客”。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吃重阳糕

重阳糕是重阳节的应时食品,就如同元宵节吃元宵,中秋节吃月饼一样。重阳糕是用面粉加上枣、栗子或其它干果蒸制成的,上面插有小彩旗。明清的时候,人们吃重阳糕颇有讲究,还伴有一个小小的礼节。在九月初九这日清晨,长辈们将重阳糕切成薄片,放在未成年子女的额头上,口中还祝福道:“愿我的孩子事事皆高。”这是取“糕”与“高”同音,表达了人们对儿女的殷切祝福。人们认为在重阳节这天,登高吃糕,也就象徵着未来的日子步步皆高。

热门推荐

傣族的生育习俗

上海青浦最美古桥 金泽的古桥

中国避暑城市排行榜 漠河气候寒冷昆明四季如春

基督教的饮食禁忌

克罗地亚人 领带是骄傲

人死后的过程

安徽岳西民俗顺口溜

五笔字型发明人 王永民

福建莆田北斗戏

绿帽子的典故

西双版纳傣族民俗之生活禁忌

民间传说 空欢喜的来历

广西横县三相圩逢 古老壮族歌圩的活标本

江西上饶龙溪祝氏宗祠

叙利亚植树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