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
1916年9月,北京大学在汉花园(今沙滩)兴建四层高、有三百余间房的宿舍楼。1918年红楼建成,改作北京大学校部、图书馆和文科教室,组成了文学院。当时红楼的布局为:一层几乎全部是图书馆;二层是校内行政部门和大教室;三、四层均为教室;地下一层为出版部。因这座四层的“工”字型砖木结构楼房的建筑主体用红砖建成,故人们称之为“红楼”。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北京大学举校迁往西郊燕园。随后,红楼成为国家文物局办公楼。1961年3月,沙滩红楼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7月,开始筹建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并于2002年4月28日正式对外开放,谱写了红楼历史的新篇章。
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以红楼为依托,通过新文化运动陈列,《蔡元培与北大红楼》、《新文化运动主将――陈独秀》专题陈列,李大钊任北大图书馆主任时的办公室、毛泽东工作过的阅览室、北大学生上课的大教室等旧址复原,编辑、放映《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名人旧居》录像片,全方位的介绍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历史。
作为历史的见证,红楼理所当然承载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的重任。
民国年间,北京大学有三院,其中之一的文学院即是有名的红楼。民国初年建造的红楼,本想用作宿舍,但建成之后即改为文科教室,终于,红楼就与许多与文有关的知名人士比如蔡元培,比如陈独秀、毛泽东,比如胡适等结下了不解之缘。
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滥觞之地,红楼的重要性数也数不清:民主与科学诞生在此,《新青年》北迁落刊在此,“外抗强权,内惩-”、“废除21条”等口号由此及彼,遍及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由此点燃,燎遍了中华大地……
纪念馆正是以红楼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依托,常年辟有专题陈列:蔡元培与北大红楼、新文化运动主将——陈独秀、新文化运动陈列等。
“逝者如斯”,“物是人非”,挥之不去的“红楼”,藏匿着太多的这座古城的一些叫人魂系梦萦的东西,一些让人不断回首的细节。
虽然这个城市日新月异,但不了解红楼,北京对你将始终是“雾里看花”。所以无论何时,你都可以到这儿来。历史在这里驻足等候你——听听它的声音,看看它的足印!
参观指南: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
乘车路线:乘101、103、109、111、810、812、814、819、846等公交车于沙滩路站下车。
开放时间:8:30——16:30(周一休息)。
周边景观:东临中国美术馆,西接景山公园和故宫博物院,南行不远是王府井、东安市场,北行几步就是地安门、鼓楼。
票价:成人5元;团体(10人以上)4元;学生3元;老年人、残疾人、现役军人及中、小学生集体参观提前预约登记者均免票。
咨询电话:010-64024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