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 > 上海 > 徐汇区 > 旅游景区

孔祥熙住宅

孔祥熙住宅为文化旅游景点。
  孔子的第75代孙孔祥熙,民国时私人财产列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之首。孔祥熙的妻子为宋霭龄,孔氏家族一生暴敛财富不择手段,仅在上海就有4处豪宅。

 

  在上海永嘉路383号高高的围墙内,有一幢混合式花园洋房被绿树掩映着,主人就是当时主宰半个旧中国经济命脉的孔祥熙。

  孔氏住宅是一幢比较完整的混合式花园洋房,由当时中国著名建筑师范文照于1935年设计。范氏1922年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1927年创办范文照建筑师事务所,1928年任上海建筑师学会会长。

  住宅2层,面南,砖混结构,由主楼与副楼组合,建筑体量较大。红瓦坡,檐有木支托,带英国式乡村建筑特色。水泥拉毛墙面(黄色),墙隅与烟囱均用清水红砖砌筑。底层立面门廊采用古罗马风格的柱式,这种工艺手法一般不会与半露木构架的“乡村式”相混,主要出于业主和中国建筑师的思路,客观上形成“混合式”建筑风格。

  由北入口,进门是喷水池,绕过水池是大客厅。当时的大客厅里面摆设高贵典雅,内厅扶梯大理石踏步,楼梯呈S形逐级向上,铜花纹扶杆。每层楼面铺设柔软的印花地毯,墙上柚木护壁板高至1.4米。楼上客厅里挂着许多字画。紧靠会客厅一侧的是间宽畅的卧室,卧房近处是间小巧典雅的书房,桌上放着文房四宝,还有一些玲珑剔透的古玩。靠北有小餐厅、贮藏室等等一应俱全。

  上海解放后,这幢住宅由上海电影译制片厂使用。1999年9月23日被列入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单位。

  除永嘉路住宅外孔祥熙在今虹口区多伦路250号的花园住宅,是一幢具有浓厚伊斯兰情调、典型阿拉伯风格的建筑。凡这类建筑均呈圆顶、尖塔、马蹄形拱、石造花窗格、外墙釉面砖镶嵌。该宅建于1924年,占地面积1080平方米,建筑面积450平方米,砖木混合结构。

  住宅以西北向转角处弧形立面为中心,向东南面延伸,体现了伊斯兰建筑设计中强调的平衡与对称美。屋顶有两座马蹄卷四方亭,原亭上有圆顶,20世纪60年代拆除,十分醒目,颇有一种向上的动态。住宅的正门入口门框和弧形外墙的窗框均用马蹄状连续拱券形式,配以东方古老的立柱,拱券内缘做成齿轮轮缘形的装饰,具有12世纪以来北非、西班牙、伊斯兰建筑的特征。圆柱及拱券不仅用于门窗部分,而且还作为外壁装饰,点缀于墙的上方。

  推开锻工制作精美的铁门进入大厅,满壁灿烂的阿拉伯风格彩色瓷砖,从地面到天花板,包括楼梯扶手,无不雕纹刻镂,精美绝伦。雕刻的图案多为几何形或植物造型,严格遵守着伊斯兰建筑中不使用人物图案作装饰的禁律。室内门窗都是圆形与拱形的完美结合,令人赏心悦目。

  孔祥熙此宅原有主楼、辅楼,中间隔天井。主楼三层是主人的卧室及办公用房,辅楼二层是工作人员及佣人住房。大厅前有个露天小门厅,三面壁立,拱券成行。侧屋檐下的墙壁分成两部分,上半部为连续的真窗和假窗凹进凸出,虚实并举;下半部则为圆拱形窗和修长的立柱连续组合。门厅的前面是3个连续拱券组成的入口,入口处原来安装有精制的铁门,铸刻着“1924年”的字样。1958年主楼入口处的铁门被拆除,在“大炼钢铁”年代被当废铁熔化。大门左侧入口处挂着“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为上海市近代优秀建筑保护单位,体现着该建筑的历史价值。

  孔祥熙另两幢住宅,分别在今东平路9号和今虹桥路1472号。东平路9号是一幢德国式建筑。而虹桥路1472号,是一幢西班牙式建筑。

  孔祥熙 (1880~1967)  孔祥熙(1880——1967),字庸之,号子渊,山西太谷人.光绪八年,即1882年的9月10日生于山西太谷县西郊程家庄孔宅,为孔子第75代裔孙。孔祥熙6岁丧母,其父以后未再娶。1901年孔祥熙赴美国欧柏林大学读书,1905年再入耶鲁大学研究生院攻读矿物学专业。1909年学成回国,他谢绝了清政府邮传部等处聘任的官位,表示要学习欧柏林精神,到穷乡僻壤的地…… 详细++

  宋霭龄 (1889~1973)  宋霭龄,1889年出生于上海,父亲宋嘉树,字耀如,西名查理琼斯宋。1904年5月15岁赴美乔治亚州卫斯理安女子学院是中国第一位赴美留学的女性。1905年,随姨父温秉忠出席美国第26届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在白宫举行的宴会。1910年宋霭龄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她在卫斯理安学院的全部课程并取得毕业证书,毕业后回国,经父亲推荐任孙中山的秘书,精通五种语言,同孙中山到全国……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你可能对下列旅游景区会感兴趣
徐汇区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