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王府
蒙城僧王府,现在已经不复存在。僧王,即僧格林沁,蒙古族科尔沁旗人。道光五年(1825)袭封为郡王,咸丰三年(1853)受命为参辇大臣,率骑兵防堵太平天国北伐军,因有功,后-为亲王。同治二年(1863),蒙城县城被捻军苗沛霖(寿县苗圩人,捻军首领)部围困数月之久,城内米尽粮绝,饿死者甚多,形势十分危急。农历十月二十六日,僧格林沁带领两万清兵赶来解围,镇压了捻军,死伤无数。当时的官府和城内绅商集资为僧格林沁建了一座生祠,群众习惯称为僧王府。
僧王府建成于同治末年,那时他已被农民革命军杀死。祠府占地约1500多平米,座落在西门内二郎庙街(今新民街)西端街南,建筑规模当时是比较宏伟可观的了。院落呈正方型,后边是正殿三间,砖木结构,屋顶是砖制滚龙脊,大殿门窗都是木刻各式透花图案,殿内后墙置一木制条几,上有一木龛,供僧格林沁牌位,中间一行金字名衔,闪光耀眼,两边上下都刻有浮云金龙,高约三米,宽约一米,工艺尚精。大殿内还有四根红色立柱,直立在四个石鼓之上。
大殿东西两侧,各建配殿三间。东配殿为祀本邑名人参将(副将衔)黄大道(字骏卿)之殿,西配殿为俞澍(河北宛平县人,咸丰五年时的蒙城县令,后提升为制台)之殿。殿内供奉着他二人的牌位,因为他们被认为是守城有功者。
大院南部,分别有三座门楼,但相互衔接。两边为侧门,中间为正门,正门上悬挂着“僧王府祠”金字横匾。两边门常闭,进出僧王府都由正门经过。
在僧王府门前,原有一条东西小巷,因建了僧王祠,随将小巷加宽,定名为僧王府街。民国时期,僧王府改设学校叫新民小学;以后改为蒙城县中,即现在蒙城一中。由于一中不断扩大,僧王府原来的面貌已经踪影全无,对僧格林沁的颂拜,也如一出闹剧,彻底结束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下一景区:蒙城尉迟寺新石器时代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