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 > 广东 > 珠海市 > 名人

黄尊一

  黄尊一 (1908-1974),原名爵才,宇世庆,五山镇网山村人。幼年勤奋好学,十五岁,老师黄炳东赏识其才智,送到广州名医赵鹤琴主办的广东中医研究所学习。三年毕业,又转入光汉中医专科学校,学习五年,以名列第二的成绩毕业。是时,为尊崇国医,专志不移,而取医名“尊一”。
  毕业后,在佛山梁财信创办的梁家园见习制药,并在省佛骨科名家管季耀所办医校见习一年,受管季耀和师祖管金池(佛山著名国技家、骨科名家)的悉心指导。见习期满,被推荐留校任教。
  民国21年(1932),回乡设馆行医。不久,接受邝任生建议,开办网山小学,自任校长,聘请中共广西凭祥市支部书记陈杰来校任教。陈以教学作掩护,开展革命活动。陈身患疟疾,多年不愈,尊一巧施良方,治愈其病。此时国民政府初建乡政,乡人推尊一为乡长,他经陈杰指点而乐意上任。陈杰走后,他结识了在网山村从事革命秘密活动的陈昂生、邓伟生等人,从而萌发爱国抗日思想。
  民国22年(1933),在斗门圩设馆行医。民国25年(1936),邝任生、李枫等人在斗门圩建立抗日先锋队,常到诊所谈论时事政局。邝任生行动引起国民党当局猜疑,由黄送至澳门暂避。李枫肺病严重,经黄悉心治愈,两人遂成莫逆之交。
  民国26年(1937)“七、七”事变后,邝任生等在斗门公开活动,发动抗日救亡,邝被选为斗门镇镇长,黄为副镇长兼抗日救护队主任,屡救被敌机炸伤的群众。不久,日军占领斗门,黄避居澳门。一年后归乡,过半农半医生活,常为游击队秘密送医送药。八区抗日武装队长陈中坚患耳疾,高热肿痛,经黄悉心治疗而痊愈。
  抗日胜利后,重到斗门圩建所行医,因医务繁忙,极少参加社会活动,建国前夕才任中山县中医公会董事长,广东省中医公会副董事长。
  建国初,任斗门卫生代表,佛山地区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山县中医学组组长,斗门中心卫生院副院长。1956年曾受聘为广州中医学院副教授,后因家事牵累而未成行。
  他治学严谨,一贯坚持学习理论,重视临床实践。常告门徒:“习医须分清源流,历代医学经典皆为医学之流,人类生命活动与外界环境的相应变化,才是医学之源,须重视临床印证探讨,方不舍本逐末。”50年代初,开始注重中西医结合的研究,认为不学习西医就不知其长短,也就不知中医的长短。
  他博学专深,成就不少,成为斗门地区一位名医,对中医临床各科都有所研究,尤其对温病、肝肾疾病、妇儿杂病、疮疡军阵外科等钻研较深,医者甚众,因而对一些病症治疗形成独特的见解。50年代,外耳氏病在斗门地区肆虐,死亡率较高。他多年潜心研究,终于在1956年,采用甘露消毒丹、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治愈6例外耳氏病患者,疗效达国内外先进水平,被评为广东省卫生先进工作者。他对脉管炎、乙型脑炎、虫尤厥症等治疗也颇有心得,曾治愈指尖溃烂的严重脉管炎患者。
  他医德高尚,常以“精研医术,广结医缘”自勉,十分同情病者,对贫苦老弱病者尤为和蔼关怀。用药不拘贵贱,以灵、廉、快、便为原则。对贫苦者常免费治疗。
  他一生学而不厌,勤于笔耕,文稿成堆,现存著作仍有三十余万字。如手抄“讲义”(六卷)、《选方集》(两本),《疟疾》、《关格的辩证论治》、《郁症探讨》,授意其子维平整理的《感冒缕析》、《温病监疟心传》、《传染性肝炎的辩证论治》、《急、慢性肾炎的治疗经验》、《小儿慢性消化不良——营养不良的治疗经验》、《小儿夏季热的诊治体会》等,都是数十年医疗实践凝聚的宝贵医学财富。
  1974年逝世,终年66岁。
你可能对下列名人会感兴趣
珠海市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