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 > 甘肃 > 甘南州 > 名人

杨文才

   杨文才,男,藏,1952年出生,甘肃迭部人,高中文化程度。自幼喜爱民间文学创作,擅长音乐创作。现任迭部县文联副主席,《腊子口》编辑之一,先后创作了大量的民间文学作品和音乐作品,被人们誉为迭部民间文学的集大成者。
  《杨文才和迭部藏族民间文学》
   在"稻节"的文化环境里听着民间传说长大
   现任迭部县文联副主席的杨文才,是土生土长在尼傲藏乡的。他是在迭部这个上个世纪60年代初才设立的县城读完初、高中的。高中毕业后,他在尼欠村校和卡坝安子小学当了几年民办教员,后通过考试转为公办。也由于工作需要,他先后担任安子小学校长、县文工队指导员,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旺藏乡-、县广电局局长、财政局党支部-等职。
   提起他和民间文学的情结,他说是从小就开始的。他所在的尼傲乡是一个纯藏族的乡镇,有19个生产队,360多户人,近2000人。总面积242平方公里。全乡主要处在一条深为十几公里的尖尼沟以及两边的山上。是个以农牧为主的乡镇。在他的故乡流传着一个地域性极强的节日--稻节。在稻节上,有一种当地藏语叫"尕巴"的歌舞蹈形式。关于稻节在《迭部县志》(1991-2005年)中是这样记述的:"尕巴"系藏语音译名。主要盛行于县境中部旺藏、尼傲、卡坝乡一带。于每年农历十月至十一月"稻"节期间跳一次,表示欢庆收获。其盛况不亚于过旧历年。一般以村为单位举办。表演者以男子为主,女的围观,喝彩助兴。表演形式有独舞、双人舞、团体舞,也有哑剧、喜剧、杂耍、模拟等多种表演形式。团体表演时,男舞众们手持火枪步枪,既舞又唱,并鸣枪、吆喝助兴,表现出粗犷、豪放的热闹气氛,使表演达到高峰。歌词以三句为一首,以情歌、神话故事、赞颂事或物等为主要内容。
   上个世纪50年代初,他出生在尖尼村一个世代务农的家庭。家有两个孩子,他是老大。在迭部山乡,7、8岁的孩子就已是半个劳力了。生产队集体的羊、牛等都由村上的各家各户轮流去放,孩子们去放牧时常有村上的老人们陪伴,而这些老人们又大都是"尕巴"活动的主角,出口的就是尕巴的词。老人和孩子们在一起,不是给他们讲故事,就是唱那些只能在"稻节"上才能唱的歌。这类歌大部分是情歌,而不是酒曲。孩提时的记忆力十分之好,老人们讲一遍故事他就能记住,歌唱上一次他就能哼上曲子,还能记住里面大部分的歌词。还有村上不是这户人家盖新房,就是那户人家结婚娶亲的活动也少不了他们去看热闹。那些优美的民歌,使得他久久不能忘记。
   他就是在"稻节"的文化环境里,听着民间故事、民间传说,哼着乡间民歌,还有在调解民间纠纷使用谚语,以及那个听样板戏,看记录片,还有工人宣传队下乡入村等这样一个多元文化的氛围中长大的,直到回乡当上了一名民办教师。早70多年前,他所在的乡镇还走过红军队伍......。
   从安子沟的一位音乐老师到县文工队的指导员
   上个世纪80年代,为活跃全县的文学创作,由兰永昉等人创办了迭部县级文学期刊《腊子口》。并开设了民间文学栏目,向全县征稿。当时他在乡下工作,他中学时期一位老师的爱人在县教育局任副局长,也是《腊子口》杂志的业余编辑之一,十分喜好民间文学,又得知他也是民间文学的爱好者之一,积极鼓励他搞民间文学的收集等。就这样,杨文才走上了业余收集、整理、加工、翻译迭部尼傲一带藏族民间故事、谚语等的路。几年来,由他收集、整理、加工、翻译的民间故事、谚语、歌谣等先后发表在迭部县办文学期刊《腊子口》,甘南州文联办的内部文学期刊《格桑花》,以及甘肃省的文学期刊《陇苗》上。几年的民间文学的整理,使得他对民间文学的整理等有了一定的经验。在他看来,一些民间故事的整理,其实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尽管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但是,采用书面语和采用口头语、方言等的效果就是不一,书面语尽管可以提高文学程度,但是,由于不普及,又不像口头语那样谙合文学的感情色彩,使得译文产生的实效不及口头语。尤其是歌曲,曲调不谙现代节拍,不是长了,就是不够。在强弱程度上也有这样的情况。他认为这是由于演唱者的个人特点所决定的,也由民歌自身的特点所决定。
   在这期间,由于工作的需要,他担任了山乡村校的一位音乐老师。对音乐来讲,尽管他没有专门的乐理知识,但他却有着较为扎实的民歌实践经验。他说,在音乐上他是自学成的。他的启蒙老师是一本名叫《怎样识简谱》的书籍。那时,乡村学校的音乐课主要是教"语录歌"。尽管已有了一些乐器,如二胡、手风琴等,但是,十分缺乏,只有在条件好一点的学校里见到,乡村学校极少。为此,他利用铁罐头盒、马尾毛、细铁丝等制做了一把二胡。直到有一天,他在省城学习,朋友的朋友为他买了一个200多元钱的手风琴为止。当时的迭部是个林业试点县,产有木材。帮他搞到手风琴的朋友想通过他为学校弄两张木床板,床板是弄上了,但在路上被没收了。为此,他很是不好意思。朋友知道后,安慰他道,尽到心也就行了。上个世纪70年代末,迭部县组建了群众文化工作队,在学校从事了几年音乐工作的他又被选调担任了工作队的指导员。
   文学与音乐在很大程度上是相同的。在文工队的几年里,他在组织工作队在搞好现代音乐舞蹈节目编排的基础上,从民间音乐舞蹈中汲取营养,结合民族、地域特点,创作出了一些艺术性和思想性较高、较强的音乐舞蹈作品。并以"文化大蓬车"的形式到乡村演出,受到了农牧民群众的欢迎。也受到了同行们的好评。在历次省、州举行的文艺调演中,该队所编排的节目总能获奖。同时,该队也为省、州文艺团体输送了一些人才。
   在民族文化的春天里
   迭部县文化工作队的成立,是改革开放政策在迭部的具体体现,也标志着迭部民间文学春天的到来。特别是民间歌舞、藏戏等传统的民间文化得到了恢复和发扬广大。
   党和0十分重视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在他担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之后,县上成立了以县上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对流传在迭部县境的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歌民谣、民间谚语进行三集成。他也成了主要的收集者。也是这个土生土长在尼傲山乡的他,第一次全面的真正的接触到了流传在迭部一带的藏族的民间口头文学。
   迭部全乡有1镇10乡,52个行政村,243个村民小组。在收集整理的几个月里,他们一个乡一个乡的转,一个村一个村的拜访那些生活在古山寨里的民间文学口头大师们。山高路远,道路崎岖,这些都被他们克服了。每天,人们围在榻板房的炕上、火塘边、麦场、田间地头,倾听着,记录着那一条条充满哲理的谚语,一个个充满动人的民间故事。共收集、整理、翻译出了民间故事51篇,民间谚语550条,民谣106首。并整理成册。1982年,他被甘肃省文化局授予"甘肃省农村文化艺术工作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1991年,7月,因在国家艺术科学重点研究项目"中国民间文学集成"的编纂工作中成绩突出,被全国艺术规化领导小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评为先进工作者;1995年5月,他被载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1998年3月,个人略传被收入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1998年11月,被《中国书画报社》和《当代书画家作品集》系列丛书编辑委员会评为"当代百名优秀文艺家。1999年5月,其业绩被载入《中国专家大辞典》。1999年10月,个人传略收入由人民日报社出版的《中国专家人才库》大型辞书中。2000年6月,个人业绩被载入《世界艺术家名人录。华人卷》。他深切的感到,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他的今天。
   2006年8月,在中国甘南第7届香巴拉艺术节暨首届腊子口红色旅游艺术节到来之际,由他主编了《迭山情韵》(迭部县民歌、民谣、散文选)一书。他还为电视片《腊子口绿色的明珠》提供了多首自己整理的民歌曲。在前不久由中国音乐文学会、中国轻音乐学会举办的"2006年原创歌词歌曲暨演唱评选活动"征集的歌曲中,他的一首《我爱家乡的错美山》获原创歌曲三等奖,并颁发了奖牌和证书。
   2007年7月,为进一步增强迭部红色旅游文化的内涵以及外延,县上组织人员,分成两个组,对全县的民间文学,包括节庆、建筑及其装饰、服饰、饮食、婚丧、古山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收集。让他感到高兴的是,此次的调查面比第一次更广泛,内容更丰富,进一步完善了上次的内容。令他惋惜的是一些民间艺人因年高而离开了人间,而年轻的又在成长和培养之中,特别是懂藏汉两文的人才缺乏。翻译工作跟不上去。许多译文又不谙藏文。也出现了民间故事除下迭组收集到了2篇外,上迭组1篇也未收集上。他从现代文学理论的高度对此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传统的一些民间故事,尤其是神话故事之所以失传,原因是,过去这一带山大沟深,人们见到的,听到的很少。许多文化活动都是自个儿取乐。如今,KTV、电视、网络等普及的不是很广,但绝大多数的乡镇、行政村都有了。又交通、信息十分之便利,不等到逢年过节,想乐就可以乐。新故事产生了,而神话之类的故事也就消失了。除了这一因素外,更多的是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新型社会制度的确立,文化环境的逐步改变。过去,信息传递靠驿站、烽火,而如今靠电话、电视等工具。过去,照明靠松油火把,磨面靠水磨,如今用水电等能源。许多文化遗产不仅得到了保护,而且得到了创造性的传承。文学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而生活又是由基本的生产、生活方式构成的。如果就生活而生活来寻找文学的答案,那么,文学的根本答案是永远也找不到的。
   在县上领导的关怀下,2008年底,县上已着手正式出版两次调查后整理的《迭部民间故事》、《迭部民歌民谣》、《迭部民间谚语祝词》三本书,同时出版的还有《迭部民俗》一书。
   他也因此成为迭部藏族民间文学的集大成者。
   迭部藏族民间文学及其艺术特点
   近30年对迭部藏族民族文学的收集、挖掘、整理、翻译、加工等,使得他对流传在迭部一带的藏族民间文学的特点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那就是它是一种口头文学,许多内容在藏文典籍中没有记载。这是因为,一是藏文字产生的历史较短,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仅1000多年。也由于其教育程度低,不十分普及,据调查,在解放前仅有6%的-受到过藏文教育。二是它是一种拼音文字,根据古藏文和现代藏文的读音不同,以及音义的难懂,研究者们认为,其经历了一个语音或多个语音期。三是藏文字产生之后,其便与宗教活动相结合,而民间故事、民歌民谣、民间谚语又被视为"阿里巴巴"。因此,在古藏文书籍中,没有民间文学的藏文字记载。而只能在藏语(口头)中传承。又因同音者太多,今古音义不一,还有许多地方方言,这给收集、整理、加工、翻译带来了不少的困难。
   从已整理出的《迭部民间文学集》中看,迭部藏族民族文学除了口头文学这一共性外,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民间传说性。关于民间传说一性是由《迭部县志》(1991-2005年)总编段庆发提出的。民间传说与民间故事有何不同呢?原来,迭部是一个多元文化的互动区,藏汉等民族杂居,又距内地十分之近,在汉族地区在文字中记载并广泛在口头中流传的《三国演义》、《西游记》、《封神榜》等故事在其地也有藏语流传,但在藏文中又没有记载,像这样一种情况用民间传说归类是再也恰当不过的了。这一归类方法,首先在《迭部县志》(1991-2005年)中采用。迭部藏族民族文学除了这两方面的特点外,还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 一是在内容上,更加注重结合当地的生活环境。二是在歌词上,大量使用"比、兴"手法。如
   "那青龙走马的恩惠,
   我徒步跋涉前难知晓:
   当我历尽艰辛醒悟时,
   分外思念恩惠的骏马;
   可骏马已不在我身边,
   我只好回味骏马的恩惠。
   那花犏牛的恩惠,
   我不喝淡茶前难知晓:
   当我尝够苦茶醒悟时,
   分外思念恩惠的奶牛;
   可奶牛已不在我身边,
   我只好回味奶牛的恩惠。
   ......。
   他和县办文学期刊《腊子口》
   2007年,县上成立了第二届县文联,并恢复了停办了20几年的县办文学刊物《腊子口》。在县财政局任党支部-的他,被选为县文联副主席,并由他担任了该刊物的副主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办好县级文学刊物,对他们来讲,还处在一个探索的阶段。上次《腊子口》停刊的主要原因是人员变动。然而,事隔20多年后,重新办《腊子口》,既有许多有利的条件,也有不少困难。有利的条件是,县上和州上的领导都很是支持,县上也有这方面的编辑人才,不利的方面是,这一文学期刊的市场到底有多大?从一些报刊杂志登出的文化简讯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国家级的纯文学刊物的发行量也十分之有限,更何况,一个贫困县的纯文学刊物又有怎样的命运呢?
   谈及《腊子口》杂志恢复的初衷,他说,迭部是上个世纪60年代初才设立的民族县份。在对迭部藏族民族文学的整理中他感到,迭部藏族民族文学(口头文学)中,既有一些好的作品,也有一些需要升华的作品,尤其是这些需要升华的作品,应有一个升华的平台。一些民间文学还有待进一步挖掘整理。还有一些用汉文初写者的作品需巩固和发展,更需一个交流的平台。
   在文学创作走向专业化、市场化的今天,将《腊子口》定为内部交流刊物是合适的。迭部是一个贫困县。他对县上在财政状况十分拮倨的情况下扶持《腊子口》的作法表示赞赏。他决心不辜负同仁和广大文学爱好者的期望,办好每一期《腊子口》。(王永红、罗立俊、薛觥)
你可能对下列名人会感兴趣
甘南州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