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宾州镇 | 隶属:宾阳县 |
行政代码:450126100 | 代码前6位:450126 |
长途区号:0771 | 邮政编码:530000 |
车牌号码:桂A | 行政级别:镇 |
人口数量:约12.7万人 | 人口密度:7341人/km2 |
辖区面积:17.3平方公里 |
宾州镇隶属宾县管辖。位于县境偏西部,为宾县县城,是哈同公路上的重要城镇。宾州镇地处张广才岭西麓支脉,属低山丘陵地带,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宾州河自南而北贯穿城区。全镇总面积17.3平方公里。县属主要工商企业集中于镇内,镇办工业有电线厂、工艺美术绣品厂、开关厂等,1990年镇办工业总产值1324万元。城乡接合部有耕地1.3万亩,采用温室、大棚等方式种植蔬菜。交通便捷,客运汽车平均每10分钟往哈尔滨发车1次。全镇共辖5个街道和四季青、红旗、东风3个村。2009年全镇总人口12680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4276人,多数为汉族,满、朝鲜、回等少数民族人口较少。镇政府驻奋斗大街路东。 -历史沿革 宾州镇,原名苇子沟。清初为“八旗围场”边沿。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开始放荒,人烟渐多。翌年,阿勒楚喀副都统衙门委派界官,驻苇子沟,管理地方。清廷批准设置宾州厅后,1881年9月(清光绪七年八月),于苇子沟开始修筑宾州城垣、衙署。到1883年(清光绪九年),宾州城已初具规模,修筑了土城墙,挖有护城壕,城内有东西大街一条。苇子沟河(今宾州河)穿城而过。随着府县建制的变更,宾州城从清末到民初先后为厅治、府城和县城。清末民初设置宾增区,管辖宾州城。1915年后,改为第一区,设城厢保。东北沦陷后,初为城厢保,后改为宾州街。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始设城厢区,1949年6月改为第一区。1955年8月,改为宾州镇。1958年9月,改称宾州镇公社。1964年9月,将城郊农村划出,成立新立人民公社。1980年1月,恢复宾州镇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