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阳长枣
县内种植灌阳长枣历史悠久。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陪葬品中有长枣,当时观阳县(隋大业十三年改称灌阳县)属长沙国管辖,此陪葬的长枣很可能就是灌阳长枣。旧《灌阳县志》(康熙四十七年版)物产栏中记有灌阳长枣。民国时期已成为县内主要的园艺作物。
1949年灌阳枣子总产达18.80万公斤,其中绝大多数为灌阳长枣。解放后,50年代初,全县枣树保持在11万株左右。60年代县内把枣子列为木本粮食作物而发展较快。70年代因受“以粮为主”的影响,灌阳长枣面积和产量下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县委和县人民政府大力提倡发展灌阳长枣生产,刺激了农民种枣的积极性。1988年,县委和县人民政府把发展枣子列为全县六大生产基地建设的首位。1990年,全县有枣树10225亩(新街、红旗、新圩、文市种植较多),产量达148.79万公斤,其中灌阳长枣占98%。
灌阳长枣树适宜性广,喜钙质土,在县内大部分地区均可种植,最适宜种植的是新街、红旗、新圩、水车、文市、黄关等乡镇。灌阳长枣树龄在3~4年便开花结果,10年以上达到盛果期,一般结果在40年以上,有长达100年以上的。成年树一般高9米以上,树冠8米,枝密一般。果实较大,平均单果重14.3克,呈长柱形,似奶牛奶头,因而又称“牛奶枣”。其果皮薄肉厚核小,成熟时果皮由黄绿色渐变深红色,故俗称为红枣。
灌阳长枣营养价值十分丰富,生枣含糖量达27.9%,还含有蛋白质、维生素C、B2、B2、P等营养物质,其中每100克枣肉中含维生素总量达380~600毫克,是柑桔的10倍、苹果的80倍。维生素C能增强人体的抵抗能力,维生素P对健全人体的毛细血管、防治高血压及心血管系统疾病均有疗效。灌阳长枣具有润心肺、止咳、补五脏、治虚损、除肠胃癖气和防癌等功效,除生吃外,还可晒成干枣泡酒、入药和作佳肴的佐料;可制成糖枣(鲜枣晒红后入锅隔水蒸熟后再暴晒几日即可)待客;可加工成蜜枣出口。80年代初开发用长枣制成的红枣糯米酒,其色橙红、其味纯正,是宴请宾客的最佳美酒。由于灌阳长枣营养极为丰富,用处很多,历来为人们喜爱。民国33年《广西年鉴》(第二回)曾描述灌阳长枣枣大味美,被列为广西主要特产之中。1982年由山东果树研究所编著出版的《枣》书,称灌阳长枣是一个既合鲜食又适合加工的优良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