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饭盆景区
长白山干饭盆素以神秘、险奇、怪异闻名于世。国内以及港澳台等40余家新闻媒体相继报道过。被誉为长白山的“百慕大”。
长白山干饭盆林木茂盛,原始生态保持完好,方圆百里没有工业污染,交通便捷,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景色宜人,是休闲、度假、探险、科考,感受大自然,贴近大自然,放飞心情的理想去处。
在长白山区,叫干饭盆的地方有四处。其中三处在抚松县境内,而最著名的一处,就是位于东经126度50分与北纬42度相交处的江源县大阳岔境内原始森林中。它是山中谷地,是环形的山围起来的盆形山谷,谷中有谷,盆里套盆,峰回沟转。另外像大西洋中的百慕大魔鬼三角一样充满了恐怖和神秘,人走进去,容易“麻达山”,一旦迷路,很有消失的危险,长白山人称作被干饭盆“焖干饭”了。
江源县大阳岔这处干饭盆,南北长15km,东西最宽7.5km。在方圆近百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森林茂密,环形山岭连绵起伏,峰峰相连,谷谷相似,用当地老百姓的话说,那叫“盆挨盆,盆盆相似;盆套盆,大小不一”。老百姓还说这里是“大盆套小盆,九九八十一盆”,形象地道出了这里举世罕见的地质奇观。这里还有一绝,是个千古未解之迷,那就是走进盆里,罗盘、指南针全部失灵,最容易让进来的人迷路。
该处干饭盆景观,分布非常集中和密集,但每处半径差异极大。小的直径在3~5m,而面积大的可达到半径近10m,深达4m米以。一般间距在50m至100m,但密集处竟然直接相连,甚至一个盆的盆壁上镶嵌着另一个盆。
“干饭盆”为何物?《辞海》、《辞源》也查不到这个名词。它是长白山原始森林中,山峰相似、沟谷类同峰回沟转,极为相像的地形地貌构成的特殊地带。一般人进入里面,很难走出来,过去采参人、狩猎者葬身“干饭盆”的不计其数,现在迷途“干饭盆”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关于“干饭盆”的来历,当地民间流传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长白山下靠山屯有个小伙子叫金良,他每天带着干粮进山挖参,有一回挖参遇见一个老头饿昏了,金良就把自己的干粮送给老头吃了。老头吃完连个“谢”字也没说,爬起来就走。第二天,金良又遇见老头,还向他要吃的,金良二话没说,把带的饭给老头吃了。连着几天,天天如此,金良宁肯自己饿肚子,也要满足老头的要求。这一天,老头送给金良一个盆,说:"这是只‘干饭盆’,只要添上一瓢水,就能做出干饭来。”从此后,金良不愁吃的了,但这事让他嫂子知道了,非逼金良的大哥要干饭盆不。有一天,金良哥嫂悄悄溜进山,见金良正用干饭盆做饭,他嫂子冲上前,抢过干饭盆就往金良头上扣,只听一声巨响,干饭盆四裂八崩飞向周围,变成奇峰耸立的盆形山谷,半生不熟的米饭变成千百个大小一样的巴山嘴子。金良嫂子被崩死了,金良哥慌忙往山下跑,跑了一天,万万没想到,又跑到原来的地方,就这样,左一圈、右一圈,连着三天,不知转了多少圈,仍然在原地打转转,连累加饿,死掉了。金良被老头儿——山神老把头领出山,平安回了家。此后,人们就把这个地方叫干饭盆……
传说毕竟是传说,不足为凭。但在“干饭盆”里迷路,却是人人尽知的事实。令人不解的是,迷路的方式大致相同,即不论怎样往前走,不论走出多远,最终还是会回到原来的地方,迷途者走过的路线,是圆形或椭圆形,所以,总也走不出去。
曾有迷失“干饭盆”者被救出来,事后回忆说,在里面判断的方向,往往是完全相反的,为什么会这样,说法不一。
“干饭盆”内山高林茂,地形相似,大概是人们易进难出的重要原因。“干饭盆”内的景色,最具原始森林风貌,观赏价值极高,旅游者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参观“干饭盆”是不会有危险的。
被称做“干饭盆”的地方并非一处,仅抚松县境内就有3处之多,均有极高的旅游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