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 > 山西 > 晋中 > 名人

孙盛

  孙盛(308-379),字安国,晋代太原中都(今平遥)人。西晋文学家孙楚之孙。父孙恂,颍川太守。孙盛十岁随家族渡江,客居江东。从小嗜学,博学善言。初任著作佐郎、浏阳县令,后为安西咨议参军。永和元年(345),随桓温伐蜀,以军功赐爵安怀县侯。后以随军平洛阳功,进封吴昌县侯,擢长沙太守。累迁秘书监、给事中。晋孝武帝太元四年(379)卒。
  孙盛一生著述颇丰,多为史籍。见于记载的有:《魏氏春秋》20卷、《晋阳秋》32卷、《文集》10卷。可惜《魏氏春秋》、《晋阳秋》两部史书早佚,今天所能见到的部分佚文,分别散存于 《弘明集》、《广弘明集》、《全晋文》、《世说新语》以及《三国志》裴松之注等书籍中。
  史载,孙盛著史有董狐遗风,极重“史注”。他所著的《晋阳秋》“词直理正,咸称良史”。(见《晋书·孙盛传》)孙盛曾为东晋征西大将军桓温帐下参军,在平蜀战役中,负责辎重老弱,被敌偷袭时,他出色地指挥战斗,保全了全军辎重粮草,保证了灭蜀之役的胜利,深受桓温青睐。但孙盛不以此为据,对桓温伐前燕时之“枋头败绩”,则如实记载于《晋阳秋》中。桓温看到此书所记之事,大为恼怒,遂对孙盛之子说:“枋头诚为失利,何至乃如尊君所说?若此史遂行,自是关君门户事。”以杀身灭族相威胁,逼迫孙盛删改。当时之桓温,执持东晋朝政,内外大权,一揽于身。孙盛诸子大惧,皆哭泣跪拜于地,请桓息怒,请父删改。哪知孙盛拒不屈服于桓温淫威,坚持按实书史,不退半步,直至被罢职回乡。仅此一斑,足见孙盛史德。
  孙盛一生酷爱读书,博学多问,秉持无神之论,反对神鬼迷信,并书之于史。他对汉董仲舒以来盛行的符瑞迷信,极为反感,曾在其史著《魏氏春秋》中书斥吴国之君孙权说:“盛闻国将兴,听于民;国将亡,听于神。权年老志衰,伪设符命,求福妖邪,将亡之兆,不亦显乎!”又斥吴臣赵达说:“《吴史》书,达知东南当有王气,故轻举济江”,实是自欺欺人的愚蠢行为,怎么能说他“能逆睹天道,而审帝王之符瑞哉?”从这两段文字,即可看到孙盛反对迷信鬼神的无神论思想。他深刻地向后人昭示: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迷信鬼神之佑,不信人心向背,乃是败亡之征兆。类似上述史评,多见于孙盛所著之史册,他的历史观至今看来,亦不落伍,仍具其唯物之特色。
  在魏晋盛极一时的名理派中,孙盛是佼佼者之一。他论述事由条理严谨、论证清晰、能言善辩、博引旁征,与西晋以来的裴顾、郭象、向秀、稽康、王弼、何晏等名流相较,毫无逊色,均具有相当的论辩逻辑思维与知识。还在他方涉社会的青年时代,这种才华便大露端倪。是时,擅名于世的贵族名流殷浩,对《老子》、《易经》研读精湛,时人称之“善玄言”,谈言善辩无出其右者,享誉“为风流谈论者所宗”。然而,孙盛慕名前往与之聚众清谈,论辩《老子》、《易经》中之玄理,却使殷浩颇感吃力,难占上风。《晋书·孙盛传》载:“对食,奋掷麈尾,毛悉落饭中,食冷而复暖者数四,至暮忘餐,理悉不定。”用今天的话说,两人在论辩中忘了用餐,都在不停挥动驱赶蚊蝇的“麈尾”(用鹿尾所作的拂尘),以至尾毛落入饭中。饭冷了热,热了冷,反复四次,直至夜暮,都没有吃饭,仍难分仲伯。名闻天下的殷浩,始终没有难倒初出茅庐的孙盛。
  孙盛,正是靠着这种忠于史实,实事求是的品德;据理力争,不囿名人的性格;坚守真理,不畏强霸的胆识;以及不信鬼神,注重人为的思想,使自己走出一般。成为垂于青史的“无神论”著名史学大家,誉其“良史”,决无溢美之嫌。
你可能对下列名人会感兴趣
晋中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