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聚宝村 | 隶属:振兴街道 |
行政代码:610114003 | 代码前6位:610114 |
长途区号:029 | 邮政编码:710000 |
车牌号码:陕A | 行政级别:村 |
聚宝村由聚北、聚南、张官、古刘、宝东、宝西、藏李、绵远、木匠杨、赵东、赵西11个村民小组组成。11个小组都位于人民路西段两侧,西部紧贴西禹高速阎良收费站,东至西航院,北靠西铜铁路,南临航空基地蓝天路。聚宝村原名叫聚合村,后改名叫聚宝村。村两委会设在藏李新村。 近年来,由于航空基地、阎良经济开发区、新型工业园相继征地,该村大部分村民失去土地,出现了大批剩余劳动力。针对这种情况,目前村内出现了三种产业格局:一是餐饮商贸业,以餐饮、农资、家电、百货、汽车修理等服务业为主,主要集中在宝东与宝西组公路旁及组内市场里;二是建筑、装潢、清洁及外出务工,主要集中在聚北组、古刘组、木匠杨组,其它几个组也有分布;三是客运和货运,主要集中在张官组。 一、村组概述 (一)聚合村 聚合村村民大部分为山东人的后代。据考证,光绪二十六年( 1900年)前后,其先祖由山东高密、昌邑县逃难到此,因为地处木匠杨村以北,故叫杨北庄。民国时实行保甲制,属临潼县阎良镇第四保,起名聚合村。解放后,归阎良聚合乡管辖,曾为乡政府所在地。1958年公社化时属阎良公社,1964年划归谭家公社。1987年8月后随振兴乡划归阎良区管辖至今。现有两个村民小组。 1、聚北组 位于振兴街道办南2公里处的振兴路南段两侧,南临航空基地办公楼,东与古刘组接壤。全组202户, 632人,耕地面积145亩,有个体诊所1家、个体商店4家。本组村民以孙、赵、谭为主,另有姚、李等姓氏。据本村《赵氏家乘》载,赵氏祖居江苏宿迁县,明永乐二年始祖赵作邑迁山东昌邑,其孙赵瓒又迁高密县阚家镇徐睦庄。光绪末年,十六世赵可义等人迁此落居。 2、聚南组 聚南组由于航空基地征地,于2006年元月由木匠杨村北(今航空基地航空展览馆北邻)迁到宝西组以西,南靠赵家老村,西和藏李组毗邻,北靠西铜铁路,又称聚宝新村。该组共有155户,575人,村中有个体商店两家。本组以马、范两姓占大部分,其次有姚、张、谭等姓氏。 (二)宝合村 该村位于振兴街道办南1.5公里处,西邻振兴路,南接人民路,北靠西铜铁路,东接开发区皇冠花园,分为宝东和宝西两个村民小组。宝东组现有71户, 282人,耕地面积51亩,另有个体诊所两家、商店3家。该组有曹、周、杨三大姓氏。宝西组现有79户, 306人,耕地面积50亩。另有个体诊所1家、餐馆3家、个体商店15家、汽车修理厂5家。该组姓氏以张姓居多,其次有夏、胡、李等。 宝合村民多数为山东移民后裔,其祖上于清末光绪年间迁此定居,另有几家湖北客籍。最初叫张官庄子。解放前,属临潼县阎良镇第三保,起名叫宝和村,解放后归阎良聚合乡,1958年属阎良公社聚合大队,1964年划归谭家公社,1981年属聚宝大队,1984年属聚宝村。1987年随区划调整,属阎良区振兴乡(后改为街道办)聚宝村管辖至今。 (三)古刘组 该组位于阎良经济开发区内,人民路南侧,东靠西航院,西靠聚北组。全组107户, 377人,耕地面积82亩,另有个体商店两家。该组以吕、段两姓居多,另有李、刘、仵等姓氏。 该村为当地一个古老村落,因刘姓建村,得名古刘村,沿用至今。解放前属临潼县阎良镇第三保,新中国成立后,归属阎良区三贤乡,1958年属阎良公社,1964年划归谭家公社,1984年归振兴乡聚宝村管辖。1987年8月后随振兴乡划归阎良区管辖至今。 (四)藏李组 该组由于航空基地征地,于2005年5月由现在的航空基地管委会西南1里许(今为基地5、6、7号厂房)迁至赵家老村以北,东与聚南组相连,西临西禹高速公路,北靠西铜铁路。该组大部分是陕西本地人,现有90户, 320人,已无土地可种。现有个体商店3家。该村以李姓为主,另有秋、张等姓氏。 相传,因臧、李二姓建村,故名臧李村(有乾隆年间李氏墓志可证),后衍为藏李,沿用至今。明清时,该村属于临潼县相恭里。解放前,属临潼县阎良镇第四保,新中国成立后,归阎良聚合乡管辖,1958年属阎良公社,1964年划归谭家公社,1984年属振兴乡,1987年8月后随振兴乡划归阎良区管辖。 (五)赵家村 由于西禹高速公路阎良出口用地需要,人民路把村子分为两块,路南为赵家新村,路北为赵家老村。赵家村西靠西禹高速阎良收费站,南临青松路。该村分为东、西两个村民小组。赵家东组现有74户, 266人,无地。该组以张姓居多,另有王、周等姓氏。赵家西组现有41户, 165人,耕地面积46亩,另有个体商店1家。该组以王姓居多,其次有范、尹等姓氏。 本村有山东人、陕西本地人、湖北人等。相传明末赵姓建村,取名“万里方赵家”。清末,山东、湖北灾民迁入后,取名为“赵家村”,沿用至今。解放前,属阎良第五保,新中国成立后,归阎良聚合乡,1958年属阎良公社,1964年划归谭家公社,1984年属振兴乡聚宝村,1987年8月划归阎良区管辖至今。 (六)绵远组 绵远组,又名辽斜王,位于赵家新村南500米处,东临聚北组,南临航空基地蓝天路,西靠新农村。由于阎良新型工业园入驻,企业把该组裹于其中。 该组大部分为陕西本地人,现有53户, 191人,耕地面积22亩,另有个体诊所1家、商店1家。该组姓氏以王姓为主,其次有袁、贾、米等姓氏。 相传,清顺治年间,王姓于此建村,因地处多条斜路交叉处,故名“辽斜王”。1984年更名为绵远村,取绵远长久之意。解放前,属临潼县阎良镇第五保,新中国成立后,归阎良聚合乡管辖,1958年属阎良公社,1964年划归谭家公社,1984年属振兴乡(后改为街道办)聚宝村管辖至今。1987年8月后随振兴乡划归阎良区管辖。 (七)木匠杨组 由于航空基地征地需要,该组2003年从现航空基地管委会办公楼处迁到赵家新村以西,形成木匠杨新村。北靠西禹高速阎良收费站,西靠西刘村,南接青松路。 2004年集体转为非农业户口。全组现有85户, 338人,另有个体诊所两家、商店3家。 相传,明代永乐年间,张、谷两姓在此建村,取名“张谷村”。后一杨姓木匠迁入,因木匠活做得有名,久而久之,村名改成了木匠杨村。该组以杨姓为主,另有熊、蔺、王、田、武、刘、周等姓氏。 该组历史较久,原有城墙,进了城门两脚不沾泥,四周有多处庙宇。由于历史变迁,城、庙现已不存。 (八)张官组 该组位于阎良经济开发区内,东靠西飞“沃尔沃”厂,西依“皇冠花园”小区,南临人民路。本组多为陕西本地人,现有71户, 233人,耕地面积167亩。该组以张姓居多,其次有赵、房等姓氏。 因张姓建村,且祖上出过-的,因而得名张官。解放前,隶属于临潼县阎良镇第三保,新中国成立后,归阎良区三贤乡管辖,1958年公社化时,归阎良公社,1964年划归谭家公社,1984年属振兴乡,1987年8月划归阎良区聚宝村管辖至今。 二、本村人物 武大烈(?~1641) 字海宁,临潼相恭里人。天启七年(1627年)举人,崇祯时授予永宁(在河南)知县。当时有人依仗万安郡王的势力,在县内横行不法,大烈给予严惩。崇祯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七日(1641年2月6日),李自成攻下宜阳后,又攻打永宁。大烈当时仍然忠于明朝,对李自成的进攻极力对抗,在都司马有意弃城而逃的情况下,大烈仍固守三日。后狱中有人与义军勾通,里应外合,起义军夜半登城,城遂破,大烈被捉。李自成念同乡之情不打算杀他,而大烈却顽抗不降。在索取县印时,还坚持不交,遂被火烧而死。后自成放其侄扶柩回家埋葬。据考,相恭里在今振兴街道办辖区,该办辖区唯有木匠杨村有武姓,且系老户,该村明清时亦属相恭里管辖,姑且将武大烈等人事迹附记于此,以待来者续考其居里。 武叔玉 武大烈之侄。大烈死后,时叔玉亦在永宁,欲从死,义军以令箭夜送出营。义军走后,叔玉扶大烈灵柩归里,葬大烈于临潼城东。后潜心研读关学图书,年八十卒于古寺中。著有《意园集》。 武怡 相恭里人。雍正元年举人。武怡雍正九年(1731年)任建始县知县,在任十年。雍正十二年(1734年),捐俸修盖草房,以栖行旅。立巡役,拨工食,稽查私盐。从此,奉巫枭贩不敢窜入境内。在任期间编修《建始县志略》。官至刑部云南司主事。 陈爱美 女,祖籍山东益都县,生于1953年,聚宝村宝东组人。1973年高中毕业,1980年5月被陕西电视台录为播音员,1981年到北京广播学院进修,1985年考上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编辑函授专业,获大专文凭。 先后担任过“陕西新闻”、“爱美戏缘”、“秦之声”等栏目第一主持人。曾是陕西省第九届、第十届政协委员,陕西省慈善协会理事,陕西省电视艺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持人委员会副会长。 她主持节目端庄、大方、质朴、平实,特别是主持“秦之声”,稳重成熟而青春勃发,大气融融又谦恭随和,为三秦父老所喜爱。多年来先后荣获全国新闻播音一等奖、“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陕西新闻播音一等奖、陕西电视台首届观众最喜爱的播音主持人等荣誉称号。 芦宗理 生于1951年,宝东组人。1968年参加工作,曾任阎良区委办公室主任、阎良区民政局局长、区政协办公室主任。2011年退休。 仵江 聚宝村古刘组人,1969年5月出生。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先后任团区委副书记、区物资总公司总经理、区经贸委主任、区外经局局长。2003年1月任阎良区政府副区长。2006年10月任区委常委、副区长至今。 三、教育简史 本村有小学一所,为阎良区聚宝小学,位于阎良经济开发区振兴路与人民路十字东南角。本校创建于1937年,最初叫木匠杨小学,地址在木匠杨组原址的东北角“老爷庙”里,以后又叫聚合小学、反修小学。1977年,由村上投资,村民集资,对学校进行了规模较大的修缮和扩建。 上世纪末,由于大部分校舍已成危房,村两委会多方筹资110多万元,于1999年元月建成新校舍。学校占地8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4300平方米,绿化860平方米,操场面积5100平方米,实验室按国家Ⅰ类标准配备,藏书1.51万册,现有12个教学班,学生395人,教师4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