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桥遗址
灞河,古代原名滋水。春秋时期秦穆公(公元前7世纪)称霸西戎,为了炫耀武功,才把这条河流改名灞水。
灞桥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巨型桥梁之一。它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2200多年前,在古代科技史上地位独特。
灞桥位于西安向东的交通要道。灞桥东岸的灞桥镇一带,古代有潼关路、蒲津关路和蓝田路三条要道交汇,潼关以东大半个中国的-百姓都要通过这座桥梁进入长安。灞桥自秦汉以来一直是控制交通的重要关卡。桥头建有驿亭,设置亭尉盘查过往行人.夜间断绝交通以保证安全。灞河,古代原名滋水。春秋时期秦穆公(公元前7世纪)称霸西戎,为了炫耀武功,才把这条河流改名灞水。
灞桥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巨型桥梁之一。它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2200多年前,在古代科技史上地位独特。
灞桥位于西安向东的交通要道。灞桥东岸的灞桥镇一带,古代有潼关路、蒲津关路和蓝田路三条要道交汇,潼关以东大半个中国的-百姓都要通过这座桥梁进入长安。灞桥自秦汉以来一直是控制交通的重要关卡。桥头建有驿亭,设置亭尉盘查过往行人.夜间断绝交通以保证安全。
灞桥成为官方无限权威的象征。中国占代封建社会对百姓的控制极为严格,出门旅行必须持官方发给的专门文书“过所”(通行证),否则便被视
为非法予以扣留。这也加大了它的知名度。西汉名将李广就曾在灞桥驿亭被扣留过。这位高级将领一度没有任职,一次狩猎归来,天色已晚,路过灞桥,喝醉了酒的灞陵尉盘查再三,还是阻止通过,虽经随从人员再三说明身份,但那位醉汉硬是不买账,“飞将军”李广也只好忍气吞声在驿亭呆了一夜。
灞桥的出名也与“长安八景”之一的“灞桥风雪”有关.灞桥两岸,河滩宽阔,长桥跨河,垂柳依依,碧水蓝天,一望无垠。暮春时:节,风吹柳絮,漫天飞舞,宛如雪花,这就是历代诗人咏赞不已的“灞柳风雪”.汉唐时节,长安人有亲戚朋友东行时,常常要三十里相送到灞桥驿(滋水驿)折柳赠别,以“柳”与“留”二字谐音,表示留恋不舍之情,久而久之,灞柳、灞桥竟成为乡思与离愁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