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芷江
杨芷江步入仕途十载,奔波于冀、鲁、豫、皖、苏等省,虽有报国之志,却无展才之所,加之身患重症,锐气大减,遂无意于升官晋爵,蒙生隐归之念。民国20年,悄然回乡。民国28年,台风过境之后又继遭海啸,致使浮尸狼藉,惨不忍睹。杨目击心伤,带头捐助并动员家人救济难民,拯救生者。他亲手起草的《阜宁县沿海潮灾募捐启》,委婉凄恻,催人泪下,殷实富户及往来商贾被其文所感,纷纷解囊救灾恤难。他还向民国江苏省政府呼吁“堤堰复修,蓄淡刷卤”,并奔走游说。在舆论压力下,韩德勤政府明令拨款20万元,但几经克扣,再除去行政费用,实际不足11万元,结果仅修了一道低于0位的海堤。他大失所望。为不弃前功,复撰文呈省政府,请求再度拨款以增高堤身,得到的批复竟是“应毋庸议”4字。第二年海啸又起,全堤崩溃。杨悲愤填膺,赋诗曰:“捍患未周无远虑,堤防重决有深悲。桑田坐看成沧海,庐舍行间痛别离。”“人将春熟还艰食,我为年荒发浩歌。劫运纷乘靡底止,问天不语奈天何?”他曾将两年的呼吁文稿,成《吁天录》,明记其事。民国30年1月,阜宁县民主政府县长宋乃德慕名拜会。当询及应如何取信于民以利军民团结时,他慷慨陈辞,建议发还民枪,以安民心;兴筑海堤,以定民居;创办盐场,以抒民困。杨的这3条建议后来全部得以实施,沿海百姓的生活和生产均有了保障。
“皖南事变”后,杨芷江结识了刘少奇、陈毅、黄克诚等新四军领导人。民国30年2月,阜宁县第一届参议会召开,杨当选为副参议长。次年2月,阜东县参议会宣告成立,杨又当选为阜东县副参议长。同年10月,当选为盐阜区参议会行政委员会委员。杨擅长诗文,与陈毅相识不久即成为文字密友,常以诗相酬。民国31年10月,在盐阜区参议会开会期间,陈毅多次邀请杨及庞友兰商谈组织湖海艺文社事宜。后来,陈亲作“开征引”,并荐杨起草“缘起”。杨成为湖海艺文社的发起人之一。
民国30年至31年日军大“扫荡”期间,先后被安排在杨芷江家隐蔽或“打埋伏”的有文学家车载父女、音乐家贺绿汀、画家鲁莽、三师师长黄克诚夫人唐棣华、盐阜行政公署副主任贺希明夫人刘德观等人。宋乃德夫人陈宜芳还在他家生了孩子,取名为宋海生。爱国七君子之一邹韬奋来盐阜区考察,不料耳病严重发作,时值日伪大“扫荡”,在此紧急情况下,黄克诚派人用轿子送他到杨家隐蔽。民国32年春,日伪再次对盐阜区大“扫荡”。当时新四军三师师部将6麻袋抗币(盐阜区货币)、两大木箱银元和金条以及20多块印制钞票的底版运至杨家,杨当即着人妥善埋藏。由于日伪军来势凶猛,逼至杨庄时尚有20多名埋伏在杨家的同志来不及疏散。杨火速采取应急措施:让车载伪装成塾师,并找来几个小孩充当学生;女同志一律换上便衣,扮成亲戚和亲属;部分男同志则分散安排,分别躲藏到庄上的佃户家;邹韬奋和贺绿汀随他本人出走。结果,所有同志全部转危为安。民国36年10月31日去世,终年57岁。后来在土改复查时,中共阜东县委正式为杨芷江平反并恢复名誉。杨芷江毕生喜爱读书,最爱读《史记》、《资治通鉴》等史书。他文笔流畅,述理透辟,字斟句酌,耐人寻味。今滨海县海堤上的“宋公纪功碑”及位于阜宁县芦蒲乡境内的“新四军盐阜区抗日阵亡纪念塔”碑文,皆出自他的手笔。
下一名人:郭培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