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邮电局旧址
历史沿革
清朝光绪二十三年正月初一(1897年2月2日),南京贡院街设立的南京邮政支局标志着南京邮政事业的开始。
清朝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南京辟为通商口岸后,邮政事业迅速发展,网点建设由城区扩展到句容、浦口、溧水、六合等地。
民国九年(1920年)12月,南京邮政总局在贡院街原南京邮政局旧址(今金陵路15号、建康路110号),购买基地1112平方米,计龙洋5244元。
民国十一年(1922年),江苏省邮务管理局在奇望街(今建康路146号)新建邮政支局,称为奇望街支局。新建一幢两层钢混结构营业楼,建筑面积1319.61平方米,费用合计198111.84元。
民国十二年(1923年)1月,新楼建成开业,定名为奇望街邮务支局,为当时南京最大的邮务支局。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奇望街拓宽成新式马路,按照南京在六朝时期的名称“建康”定名为建康路,奇望街支局更名为建康路邮政支局,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2000年年底。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2月,日军侵占南京一度停业,翌年恢复营业。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4月,创设示范邮局,局内设备配套,除备有笔墨、单式外,并设胶水机一台,成为邮局营业部门之楷模。
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夫子庙邮局一直被编列为南京市邮政1支局,堪称“南京邮政第一局”,长期使用“1(支)”编号日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改用“210001”邮政编码日戳。
1950年,设报刊零售点,同时办理函购、电话预约和零售报刊业务。
1950-1953年,先后开办储蓄业务、午间汇兑业务和航空汇票业务。
1960年,下设内桥邮电所。
1966年8月,下设光华门邮电所。
1978年,光华门邮电所升为邮电支局,和该支局脱钩。
1985年,建康路邮电支局将报刊零售点改设报刊门市部,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1995年,下设大中桥邮电所。
1997年3月,代办收缴电话费业务。年末,该局(含下辖内桥、大中桥2个邮电所,共有职工91人,邮政收入505.41万元,电信收入34.15万元。
2001年1月1日,建康路邮政支局更名为夫子庙邮局,沿用至今。
2015年2月4日,夫子庙邮局重新试营业,春节后将正式营业。整个布局参考了民国老邮局风格,还参考了不少南京民国邮局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