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贞
1930年10月经中共福建省委指示改组建瓯县委,张贞为县委负责人,1931年接任县委书记。同年5月省派张剑平来建瓯,县委领导班子由张剑平、张贞、方文治、张沐、徐幼华等组成。先后建立东游、丰乐、吉阳等支部。1933年奉省委通知调往崇安苏区党校充革命理论教员,并兼列宁小学教学工作。
1933年,张贞在国民党五十六师的包围中被俘,押解在崇安监狱,曾多次受酷刑逼供,他誓死不屈,1935年解建瓯监狱,不久,由他岳父谢廷昌老人邀请地方耆宿联名保释。回家后身体稍复健康,在培汉中学任教。该校系基督教私立学校,当时尚不为国民党人注意,过了一段较为安定的生活。
1936年又奉党的通知调往水吉工作,以水吉复兴小学教员为掩护,开展秘密工作。1938年5月间,张贞四弟张沐被国民党特务暗杀,全城恐怖,中共党人多离散或隐蔽,当时张贞尚在水吉,旋由崇安苏区省委派人专程接上山去,担任省委秘书和理论教员。他长女张政宜在家,年20岁,毕业于建瓯简易师范,充小学教师,经《民主报》中共党人沙陆墟介绍,被当时警察局长刘长泗娶去为妻,张贞在山上毫不知情。1941年秋在党的整风中,受“左”的影响,以1935年捕时由地方耆宿保释一事及女儿与当时警察局长婚事问题留党察看,旋撤去职务下山。张贞受刺激,神经失常,回家后,由同学杨仲晦邀请,在霞镇村开塾坐馆,教几个学童读书,籍以养病,安定精神。有一次,他读报,见《民主报》刊载一则“张伯坚脱离共产党”消息,同时又查知他女儿随夫在漳州暴亡,立即精神错乱,有时狂笑,有时痛哭,有时愤怒,到处乱冲,说要找共产党,追求永恒、诚挚、伟大的爱。接回家后,于1948年9月26日因心力枯竭而卒,年51岁。
下一名人:王正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