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基嘉
章基嘉(1930—1995),绩溪县瀛洲村人。1944年毕业于县立初中(今绩溪中学)。1951年提前从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毕业参加抗美援朝,任气象兵。1955年被派往苏联列宁格勒水文气象学院研究生部攻读研究生, 1958年获地学科学副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在中央气象局和研究所从事中长期天气预报。1960年调南京参加筹建我国第一所气象学院的工作,在南京气象学院工作23年,历任天气动力教研组组长、气象系主任、副院长。1962年以专家身份赴越南河内综合大学任教,获“胡志明奖章”、“中越友谊奖章”。1978年开始承担指导研究生的工作。1980年调国家气象局任第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兼北京气象学院院长、教授、南京气象学院和中山大学大气科学系教授、国家气象科学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他还是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自然灾害监测和预报行业评审组组长、国家气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国家“七五”攻关项目领导小组组长、全国气象部门正研级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兼大气科学名词委员会主任。是世界气象组织大气科学委员会(CAS/WMO)中国首席代表兼咨文工作组成员、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协会(IUGG)中国分会委员兼气象和大气物理协会中国分会主席。他首次研究了1891年以来北半球大气环流的长期演变规律及中国温度、降水异常的关系,开拓了我国长期气侯预报和短期气侯振动的研究领域。他首次用现代数理统计方法,系统地研究了亚洲自然区域内自然天气季节(NSS)的客观划分及各自然天气季节内侯平均环流的客观分型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种长期天气预报的客观方法。他编著的《中长期天气预报基础》填补了我国这一领域的空白,并成为日本国长期天气预报的主要参考文献;他主编的《当代中国·当代中国的气象事业》系统地反映了我国气象事业的成就与经验;他主持和组织的长期预报研究、中期数值预报项目建设、局部灾害性天气短时预报研究、南极气象考察和《国家气侯兰皮书》编写等项重大项目和工程,为促进气象科学发展、推动气象现代化建设作出重大的贡献。
章基嘉的许多研究成果已在业务实践中得到推广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我国的长期天气预报理论基础和业务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与少数先进国家相比亦不逊色。他和他领导的研究组完成的《青藏高原首次气象科学实验和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长期天气预报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获中国气象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