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岐珍
1836年(道光十六年)出生于淮南市谢家集区赖山村一户农民家里。幼习武功,年17岁(1853)随父杨守恩佐理寿州团练,巡防州境。次年清廷招募寿勇,杨岐珍因身高体魁和父杨守恩同被征入兵营。数年间晋升游击,加参将衔至副将,留两江尽先补用。两江总督李鸿章上奏其功。1867年冬杨岐珍因战功受封“裴凌阿巴图鲁”号。次年奉命入直隶征战。后率马队三营驻防保定、河间、深冀等处。
1884年法军大举侵犯我国,屡讲不戢,将绝和议,清廷命沿海各省-,倍加防范法军入侵。浙江巡抚刘秉璋,提督欧阳利见调兵六营驻防宁波镇海口(涌江入海口)南岸,欧阳利见亲驻金鸡山;上奏清廷,调记名提督杨岐珍统率淮军五营驻防镇海口北岸,杨岐珍驻招宝山威远城。招宝山原有威远炮台一座,再建定远、安远两炮台与南岸金鸡山、小港口的靖远、镇远及新增建的天然、自然等炮台夹江相对如屏障。调记名总兵钱玉兴率兵四营两旗驻扎梅墟分防守宁镇后路做两线策应。
1885年正月十五、十七法国兵舰两犯镇海口,杨岐珍率部御敌于招宝山,击伤法兵舰两艘,使其鼠窜而退。日后法国兵舰再未侵犯镇海口。清廷赏头品顶戴。浙江巡抚刘秉璋鉴于杨岐珍在镇海中法之役战功显赫,上奏清廷“本年(1885)正月十五,十七之战,该提督亲在招宝山炮台督战,尤为出力。可否仰恳天恩,逾格交军处另行存记,遇有提督,总兵缺出,开列在前,请旨简放,以昭激劝。”得光绪帝亲批“杨岐珍著交军机处存记,遇有提督、总兵缺出,开列在前……”。十月补江南狼山镇总兵。杨岐珍在浙江颇著威望,巡抚刘秉璋,卫荣光先后奏留,1887年正月调任浙江定海镇总兵。即将赴任时,卫荣先会同闽浙总督杨昌濬,提督欧阳利见,共称其在浙多年,军民悦服,威德俱深,为必不可少之员。海门匪盗朝夕窜扰,故杨岐珍于三月与海门镇总兵互相调署。
1892年7月杨岐珍升任福建水师提督。次年三月赴厦门视事。为加强南洋水师建设,加固海防,抵御外敌入侵,接替前任水师提督彭楚汉修建胡里山炮台基地及厦门海岸炮台群的指挥总心,耗时五载。1894年农历正月奉旨赏加尚书衔。是年,中日失和,海疆多事。台湾及我南中国海防务重地。七月杨岐珍奉命渡海去台,驻扎台北府,统率基户诸军,力筹防务,区划周详。不久中日和议告成,杨岐珍奉旨于1895年五月回本任。1903年因巡洋染疾,病逝,享年六十七岁。死后葬在淮南市谢家集区赖山村清真寺旁。
下一名人:孙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