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钓源村 | 隶属:兴桥镇 |
行政代码:360802100 | 代码前6位:360802 |
长途区号:0796 | 邮政编码:343000 |
车牌号码:赣D | 行政级别:村 |
钓源是一个千年古村,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并先后被评为国家3A级风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省级生态村、江西省4A乡村旅游示范点。 钓源古村座落在江西井冈山下,距吉安市区18公里,是北宋一代文宗、政治家欧阳修宗裔、后裔聚居之地,由唐末博士,欧阳修的高叔祖欧阳弘肇基。南宋年间,欧阳修的七世孙欧阳腾继嗣钓源。几经繁衍生息,欧阳氏族逐渐成为当地名门望族。钓源可确认的五品以上的-20余人,进士9人。 钓源作为一个经典古村,建筑布局顺乎山势,它的经典之处在于无处不在的合应太极八卦。钓源村由庄山和渭溪两个自然村组成,由东而西走向形如“S”形的一座人工填造的“长安岭”隔开,村庄依照太极图的双鱼星座落在“S”形弯里,西为庄山,东为渭溪,两村又各自根据八卦图形依山就水而建。目极钓源的村头巷尾,没有一条笔直的路,没有一条直筒的巷,甚至每幢房屋的四边,也寻觅不到四方皆直的四沿。钓源民居的门扉、窗棂、床架、脸盆架的木雕图案和门楣、屏墙石雕图也多以八卦图案为内容。 钓源古村现存建筑190栋,除了当代建筑88栋外,其余均为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包括唐墓1座、庙观1栋、祠堂8栋、书院5栋、别墅1栋,居民87栋,古建民居总建筑面积21356平方米,保存完好率在90%以上。 钓源村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西北部,距离兴桥镇政府驻地8公里,距吉安市中心城区仅18公里,距革命摇篮井冈山约163公里。此外,其南侧3公里处有吉福公路(省道),往来十分便利。钓源村共有6个自然村9个村小组,900余人,整个村庄的居民复姓欧阳。钓源古村始建于唐朝末年,距今1100多年。可称为一部浓缩的古代庐陵文化史,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欧阳修后裔及宗裔聚居地。2003年,钓源被评为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2009年钓源景区被评为国家3A级风景区,2010年钓源村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省级生态村,2012年被评为江西省4A乡村旅游示范点,同年还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一、基本概况 欧阳氏是江南望族,据钓源欧阳族谱及地方文献记载,唐天宝年间,其祖先欧阳琮为吉州刺史,因居吉州,称吉州始祖。延至第五代祖欧阳万,为安福县令,定居安福,后其子孙繁衍,徙为安福黄石、庐陵钓源、永和岗头、永丰沙溪和分宜防地等地,而称一世祖。因而钓源欧阳氏与沙溪欧阳修、永和欧阳珣、欧阳守道等为同宗氏裔。钓源村内,至今还留存专祀欧阳修的祠堂——文忠公祠。唐末时局动荡时,欧阳弘为避时祸,举家卜居于先祖择定的分流生息地——钓源。自明中叶起,许多钓源人转仕入商,致富后在家乡兴建宅院,铺路架桥,规划街区,使钓源终于成为显赫于庐陵地域的乡村闹市“小南京”。鼎盛时期的钓源,设置有钱庄、赌场、戏楼、0院、跑马场;达官贵人则建有私家园林以至“三美院”、“五美院”、“七美院”。整个村庄达1500余户,人口逾万。 钓源村整个村庄依山就水,环境优美。村庄周围被三万多棵香樟树环绕,千年垂柏矗立;堂前屋后,蕉翠欲滴,竹风如涛;村内池塘,星罗棋布,众星捧月,黛顶翘檐倒映水中;村外古樟成林,稻田、水塘、青山交映,林木扶疏,山禽唧唧,花红柳绿,蜂飞蝶舞,风景秀丽,空气清新如洗,沁人心脾。古村内外环境浑然一体,宛如世外桃源。古村建筑布局顺乎山势,它的灿烂之处在于无处不在的合应太极八卦,钓源村古建筑群主要由庄山和渭溪两个自然村组成,由东而西走向如“S”星的一座人工填造的“长安岭”隔开,村庄依照太极图的双鱼星座落在“S”形弯里,西为庄山,东为渭溪,两村又各自根据八卦图形依山就水而建,目极钓源的村头巷尾,没有一条笔直的路,没有一条直筒的巷,甚至每幢房屋的四边也寻觅不到四方皆直的四沿。钓源民居的门扉、窗棂、床架、脸盆架的木雕图案和门楣、屏墙石雕图也多以八卦图案为内容。 钓源村现存的102处古建筑中,上可追溯至宋元,下则延绵于明清。包括唐墓1座、庙观1栋、祠堂8栋、书院5栋、清代别墅1栋,民居87栋,古民居总建筑面积21356平方米,保存完好率在90%以上。钓源古村是赣派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香港城市大学也把钓源列为古建筑学的示范点,认为它汇集了我国南方古代民间建筑的主要类型和风格。民居以青砖灰瓦、一厅六房的砖木结构为主,又变化成不同的格式,有两进四厢,有前宅后院,有边宅边院,有院落式群宅,有中西合璧的别墅。村中多青石板巷道,多重檐,多风火马头墙,以元宝型的檐口天井采光。室内的雕刻彩绘异彩纷呈,内容丰富。 钓源民居的雕刻也是很有特色,家家户户金碧辉煌,有石雕、板雕等,雕刻的工艺都是大师级的手笔,有浮雕、微雕、镂雕等,工艺精湛。 钓源村中的巷道,很少笔直的,有的墙院折角,有的大门偏向;墙头、门扉和家俱上,常见阴阳八卦图形,隐含着深意。自然人文相得益彰,呈现出天地人合一的景象。喇叭巷南窄北宽,青条石铺就,路面平坦整洁,路下水沟相连,两边墙壁曲折勾连,更有巧设的钓鱼窗,集中反映了钓源“村座鱼尾,依山就势,面水而居,四方为大”的建村理念和“墙折、路弯、巷曲,分房向祠”的村落形态。整个钓源村的布局,按照中国古代的想法,很讲究所谓的“风水”。离村三里外开始,一直到村口,筑有三道人工堤,堤内有一座庙、一座塔,称之为“三门两锁”。 舞龙 二、资源特色 1、古床文化:钓源古床令人惊异。这里有一百多张明清时期留下来的朱红色鎏金的雕花架子床,每张床的花色都不一样。如麒麟送子、喜鹊占梅、八仙飘海等等,现在这些床很多还在使用。这里更有一张能由机关控制着跟着阳光移动的床,只是现在床身已经不在了,只保存了天花板上五平方米左右的螺旋形的床顶和床顶上用木料制成的重量机关,其原理大概与三国时期的“木马”相似。 2、书院文化:钓源祖先非常重视文化教育,建立了较多的书院。耕读传家,崇文重教,是族人恪守的传统。“团箕晒谷,也要教子读书”。这是信念,也是希望。5座书院,曾回荡呀呀读书声。21对旗杆石,不仅铭刻科举功名,那飘扬的旗帜,彰显的是名门望族的荣耀。忠节第和24孝等雕绘,宣扬着做人的根本。先后培育了数名进士,30多名举人,20多名五品以上-。他们“文章节义”并重,树立高洁的人格风范。 3、民居文化:钓源村现存的150多处古建筑中,上可追溯至宋元,下则延绵于明清。建筑风格的丰富多样,是钓源古建筑中最显著的特色。既有常见的单檐屋面,又有罕见的重檐瓦顶;既有遍及南方民宅中的马头墙,又有建在前后瓦檐上的骑瓦风火墙;既有一进两厢、二进四厢式厅房,又有庭园式、院墙式等风格迥异的居屋。建筑构建中的枋檀雀替、藻井漏窗,往往雕刻有寓意吉祥如意的鳌鱼、蝙蝠、麒麟、奔鹿、走象和梅、菊、兰、桂等花木,以及栩栩如生的文臣武将人物造型。 4、祠堂文化:宗祠是钓源古村全村建筑的一大特色,分为总祠、房祠、家祠。营造时间最早的,规模最大的是祭祀欧阳修的“文忠公祠”。始建于北宋末年,历经元明清各代多次修葺的这座祠宇,前有30多米长的甬道,上饰宝顶的门坊,内有天井、回廊、串楼、殿堂,整个建筑群落布局严谨,气势恢宏。了解祠中蕴含深邃的儒家思想,经世家训,精美雕刻。 5、民俗文化: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钓源村民风古朴纯正。各种节日风俗,都充满着团结、平和、吉祥的热闹氛围和村民真诚、勤劳、团结互助的良好风气。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全村要举行盛大的舞龙、社戏表演、宗祠祭祖等各种活动。 三、管理现状 钓源古村景区自2000年开发以来,市、区、镇政府高度重视,争取了一系列发展措施,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具体如下: 1、加强古村保护组织领导。区政府成立以区长为组长,副区长为副组长,区政府办公室主任、发改委、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招商、统计、物价、交通、建设、环保、财政、商业、林业、国土资源、广电、文化、卫生、地税、工商、兴桥镇镇长为成员的兴桥镇钓源古村保护协调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成员工作职责,在组织领导上保护钓源古村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出台古村保护相关政策。一是2001年下发《吉安市吉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兴桥镇钓源古村规划建设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吉区府发[2001]85号)。二是2002年下发《吉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切实加强兴桥镇钓源古村保护规定的通知》(吉区府发[2002]8号),三是2003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审定为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后,2005年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安全管理的通知》(吉区府发[2005]19号)。这一系列古村保护政策的相继出台,明确了古村保护意义、保护对象、保护范围、维护、修缮等建设活动审批要求,明确了古村保护规划范围内严禁的活动及违反规定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和后果,在政策上为保护钓源古村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3、科学制定古村保护规划。2009年,我们聘请江西师范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组到古村实地调查,进行翔实细致的统计、分析,并在广泛征求相关部门、社会人士、村民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吉州区兴桥镇钓源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该保护规划编制科学合理,保护原则、内容和范围的确定适合古村实际,保护措施、开发强度、建设控制要求有效促进了古村发展,核心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划分清晰准确,保护规划实施方案制定有效。该规划期限为2008至2021年(近期:2008----2011年;中期:2012----2016年;远期:2017----2021年)。规划村镇建设用地总面积约42.04公顷,核心保护区范围总面积6.35公顷,建设控制地带范围总面积35.69公顷。2009年3月,钓源古村保护规划由省建设厅组织专家进行评审通过并得到批复,3月中旬经区人民政府批准予以实施。 4、切实保护古村文物和建筑风貌。为保护古村历史文物及古建筑群,区、镇、村三级相关单位对做了大量工作。一是将定安庙、明善祠、汉公书院、广公书院、大屋场民居、跑马场等90座古建筑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二是将弘公墓、文忠公祠、钓源欧阳氏宗祠、礼派宗祠、仁达宗祠、三达堂、八老爷别墅以及部分典型民居申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三是严格规范农民建房。为保护古村整体风貌,对核心保护区内的村民建房,进行了严格的规范。对凡是不符合建房要求的地方,严格管控,禁止村民在核心保护区范围内非法乱建乱搭。对核心保护区外的村民建房,进行了规范和引导,让村民严格按照仿古式建筑兴建。近年来,对部分与保护规化相悖的违章建房,区、镇、村三级多次采取行动,,对古村风貌有影响破坏违章建房进行了强拆,有效遏制了古村地农民违章建房,保护了古村建筑群的整体风貌。 5、加大古村保护开发投入。从2000年至2013年,市、区、镇四级投入钓源古村保护开发建设资金总额约1100余万元,用于修缮古建筑、古驿道、古村水系、进村道路、公厕等,其中用于古建筑保护性维修资金约700余万元,保护资金占村镇建设资金的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