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官水河村 | 隶属:口镇镇 |
行政代码:371202100 | 代码前6位:371202 |
长途区号:0634 | 邮政编码:271100 |
车牌号码:鲁S | 行政级别:村 |
官水河村隶属莱城区口镇,位于莱城西北15公里,东南距口镇3公里。西临赢汶河,口(镇)姚(庄)公路从村前经过,北邻三山村,南邻太平村。地处平原,耕地1010亩,346户人家,1141口人。 据《韩氏谱》、《魏氏谱》记载,明朝中叶,韩、魏两姓由口镇迁此建村。因村旁河内芦苇丛生,曾名“芦庄河”,后因官姓迁至其村,成为多户,故更名为官水河。 明时全县为30里,天顺年间增为42里。后改称42保,官水河村隶属“垂杨保”。清代仍属垂杨保。清康熙《莱芜县志》记载:“垂杨保芦庄河”。 民国初年,取消了乡、保建制,全县划为10个区,官水河隶属口镇区。1951年官水河村隶属二区;1958年10月人民公社成立,官水河村属于口镇人民公社;之后口镇改为办事处,口镇,官水河村隶属口镇。 官水河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在抗日战争时期以韩玉祥、韩纪增为首的进步青年,自愿组成抗日自卫团,经常给区中队长郑立新站岗、放哨、递送情报,有力地打击了驻扎在吐丝口的日军,使敌人的“扫荡”屡遭失败。 解放战争时期,特别是在1947年2月的吐丝口战役中,官水河村凭着有利的地理条件,便成了我军将士的“前沿小后防”。时任村长的韩玉永组织村民组成担架队,救护我军伤病员,共出担架25副,强壮劳力50多人,救护新四军伤病员137人,家庭妇女还组成了“妇救会”,除护理伤员外,还为部队做饭、做军鞋。在救护伤员的过程中,韩文书的妻子,韩玉强的母亲,魏进业的妻儿,被敌机投掷的燃烧弹烧死在地窑中,在革命战争年代,官水河村共有五位烈士血染疆场,为国捐躯。 解放前的官水河村,由于贫穷,既没有学校,也请不起先生,全村识字的人了了无几。1950年,在外地念过私塾的有志青年魏东业,任官水河村第一位教书先生,为了加强对全村青壮年的扫盲教育,他组织了“农民速成识字班”,白天劳动,晚上讲学。1962年培养出了官水河村第一位北京大学生.以后逐年又有12名学生考入全国名牌大学。 官水河村在建筑方面有着光辉的一页。1963年,村里成立了建筑队(称官水河建筑队),队长韩纪舟带领83名建筑工人,铺路、修桥、建楼房,各项工程都相当出色。培养出了 40名高级建筑技术人才。1970年,口镇建筑工程队成立,官水河建筑队全部归口镇工程队。后改称口镇建筑工程公司。1980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韩纪舟凭着多年来丰富的管理经验和高超的建筑技术,他与4个儿子独自成立了“韩氏建筑安装公司”,这个有职工86人,固定资产数百万元的建筑公司,在官水河村是颇有名气的。 在20世纪60年代,。官水河村掀起了“农业学大寨”的热潮,他们兴修水利,改河造田。利用农闲时间将村西嬴汶河边的300多亩沙滩地垫成了可耕田,当时官水河村提的口号是:“冰冻三尺,雪下一丈,寒风刺骨,不当败将”,再现了官水河人战天斗地的英勇气概。此外他们还在村东高达39米的大堤上建起了一座长450米的渡槽,承接了雪野东干渠北水南送的任务,这是雪野东干渠上唯一的一座渡槽,至今这座宏伟渡槽的雄姿不减。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官水河村注重了村庄建设和农民生活的改善。全村人修建了两条高标准的街道,1984年还出资十几万元新建了村小学。农民生活也得到了彻底的改善。经过产业调整官水河村由传统的种植,向多元化发展。目前,全村共有经商户13户,种植户46户,养殖户25户。个体经商户韩纪清,靠卖-一项收入就很可观,既方便了村民,又增加了收入,去年还盖了二层小楼。1999年官水河村成了电话村。 官水河村,正在用新的观念,新的精神风貌,为建设高度文明,高度富强的新农村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