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梓山工农游击队指挥部旧址
1925年,当地腿有残疾的木匠何炳林,带领族人在桐梓山秘密组织洪门圈子会,他们公开劫富济贫,响应者达130余人。1927年5月21日长沙马日事变后,5月27日,衡阳又发生了沁日事变。国民党反动派疯狂镇压革命,到处追杀共产党人和进步群众,-笼罩着衡州大地。当时,中共衡阳县委领导群众转入地下斗争。共产党员、县农运组织部长资歌铗,发动并指挥衡阳东乡的5支武装队伍,其中一支便是中共党员李育松率领的农民赤卫队在桐梓山一带活动。资、李二人广泛接触圈子会成员,积极宣传革命道理,在党的指引下,何炳林和他的圈子会成员放弃了狭隘的劫富济贫思想,终于走上了革命道路,成为桐梓山革命武装力量的一部分。于是,新组建的桐梓山农民游击队共有了300多人枪。驻扎在衡阳城里的国民党反动军队妄图扑杀这只革命武装,曾两度派兵进剿,均以失败而告终。1927年9月,在廖田暴-动中,衡阳东乡党组织负责人资歌铗在掩护群众撤退时,因伤被捕,英勇不屈,壮烈牺牲。
此时,与桐梓山隔江数十里的水口山工人运动亦遭到反动派破坏。为了联合和壮大革命力量,1928年1月27日,水口山工人游击队在队长宋乔生的率领下,上山与桐梓山农民游击队会合,合并组建成桐梓山工农游击队,宋乔生担任队长,游击队很快发展到1000多人马。游击队以桐梓山为大本营,分别驻扎在周边的十几个小村庄里,他们向贫苦农民宣传革命道理,大力发展党的地下组织,开展武装斗争,发动农民暴-动,镇压土豪劣绅,分田到户,开仓济贫,枪毙了水口山的伪矿务局局长余焕东,屡战屡胜,名震四方。1928年湘南起义后,朱德率部驻扎耒阳,桐梓山工农游击队欣然前往接应,在朱德的领导下,桐梓山工农游击队被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1师独立第3团”,宋乔生被任命为团长,耒阳籍燕京大学学生谢翰文被任命为党代表。从此,这支由最基层的贫苦农民工人组成的武装力量正式有了自己的番号,成为红色中国最早的革命队伍之一。
1928年4月,考虑到桐梓山地形相对比较狭窄和革命形势的发展,遵照朱德的指示,独立3团在宋乔生、谢翰文的率领下,开赴耒阳与朱德、陈毅部队会合,继而奔向红色革命圣地井冈山。5月4日,队伍在宁岗砻市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独立3团被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军部特务营,宋乔生任营长,谢翰文任11师党代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在中央红军战略转移中,该部作为先遣部队,在湘江战役中冲锋陷阵,大部分战士壮烈牺牲,余部在继续长征中全部殉难。
桐梓山工农游击队指挥部旧址于1993年3月被衡南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5月被衡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1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5月被衡阳市委宣传部公布为衡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