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永耀
又名邓永辉。1912年1月24日生于湖南省茶陵县大冲村。1927年11月,开始从事革命活动。1928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底参加红军,任红六军团政治部文书。1934年8月随军西征。后历任红二军团政治部总务处长、红六军团宣传部长等职。1935年11月随军长征。1936年7月,红二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甘孜会合,他随萧克调到红四方面军工作。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邓永耀调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骑兵团政委。1938年10月,邓永耀部与日寇在冀南激战。结果,邓永耀以400名新兵击退了40辆大车运载的日军。从此,邓永耀以骁勇善战著称。不久,他又调任一二九师东进纵队政治部主任兼东纵二团(又称一支队)政委。他率东纵二团进入冀南永年县境,宣传和发动群众,并着手成立了中共永年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及县民族战争战地委员会、县农民抗日救国、县妇女抗日救国会、县大队等抗日组织。
随着抗日形势的发展,邓永耀将武邑地区的抗日游击武装编成东进纵队第五支队,并兼任这个支队的政委。
1939年初,日寇集中五个师团分多路“扫荡”冀南抗日根据地。这时,他来到东纵二团,参加冀南第五分区的反“扫荡”,转战于武邑、景县、阜城一带。3月3日清晨,盘踞武邑县城的日寇来到西屯一带“扫荡”,因东进纵队二团的两名侦察员一死一伤,使他没能及早得到日寇前来“扫荡”的情报,被迫仓促应战。他命令一部分战士掩护群众转移;一部分撤向邓庄村南,构成伏击圈;一部分则由他带领奔向西屯村西抢占有利地形,担负阻击并将敌人引入伏击圈的任务。在激战中,他在打退了敌人的第一次冲锋后,正准备向伏击地段转移时,不幸头部和腿部中弹昏倒在地,两名战士连忙将他抬到一个小土坑边。他在片刻的苏醒中,唯一牵挂的是战斗进程,敦促战士赶快将敌人引入伏击圈。最后,他因流血过多,壮烈牺牲,时年27岁。
邓永耀牺牲后,《新华日报》(华北版)于1939年4月11日刊载了《纪念邓永耀同志》一文,对他的光辉业绩给予了崇高评价。武邑县军政民各界在他的墓前立了一块碑,碑文记述道:“邓公永耀先生,江南有志之士也……领导东纵驻军来武,以身作则,英勇杀敌,先后数十役……武邑群众相见最切,相感最深。”这段话表达了人民对他深深的怀念之情。
来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下一名人:陈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