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上元村 | 隶属:清溪镇 |
行政代码:441900115 | 代码前6位:441900 |
长途区号:0769 | 邮政编码:523000 |
车牌号码:粤S | 行政级别:村 |
上元村,位于清溪中心区北部,地处银屏山下。总面积4.3平方公里,辖有4个村民小组,四个自然村傍山而建。283户,当地人口为907人。 改革开放前,上元村因地处偏僻,山多地少,交通十分不便,两级经济薄弱。改革开放后,因发展缓慢,曾被镇政府列为“扶贫村”。然而,上元村人拥有穷则思变的勇气和打翻身仗的决心。修路通车,加强对外资企业配套服务,改善投资环境,1997年,终于在一年之间摘掉扶贫的帽子,驶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如今,在解放后的60年里,上元村人一直生活的这片土地发生了深刻变化:第一条水泥路在这里建成,第一个工业区——银坑工业区拔地而起,南下淘金的人们每天在这里摩肩接踵寻找机遇,环境整治正在让这里焕发新的活力……在新老人物和故事交汇的上元村,正是新中国成立60年的一个生动缩影。 逼出来的“路”,逼出来的“坡地工业” “雨天似胶,晴天如刀,走路闪腰,骑车摔跤。”这句顺口溜是上元村以前交通不便、资源匮乏、生活艰难的真实写照。如今,这里已是“晴天不扬灰,雨天不换鞋”,宽广的水泥路面向四处延伸,路上车来人往;道路两旁,店铺、工厂鳞次栉比……这里已是一派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 余王生今年80岁,是上元村的老干部,他的容颜,经历了岁月沧桑的雕琢和洗礼。解放初期的历史让他一生都无法忘怀:“从前,交通条件极差,不管路途多远,都只能靠一双脚。只有乡村小路可以走,路边的牛筋草1米多高,大人不小心都会摔跤。最怕下大雨,只要一遇到下雨,小路就泥泞不堪,路上到处是光脚板印,雨天出门,那可真是难啊!” 由于交通不便,地处偏僻,直到1987年上元村才引进第一间对外厂——港商的联合五金厂。原以为是一个好的开始,然而事情的发展远没有想象中乐观。由于山多地少,资金短缺,投资环境改善得慢,1987年到1990年,只有零星的几家外资厂进驻。 上元村的干部们开始明白,道路是投资环境的重要方面,必须把路给“逼”出来。在镇政府开拓北部山区工厂的启动下,上元村干部带领群众,配合镇政府,把从东部山脚下的上官仓村至镇府新建的1000多米长的山路填平、加宽。水泥路一条条修成后,至1996年,陆陆续续地共引进了6间外资厂。可这6间厂的厂房总面积只有2万多平方米,在厂职工不够1000人,经济效益不大。据统计,1996年全村的总收入只有140万元,因为不足200万元,被镇政府列为“扶贫村”。 上元村人不愿泄气,决心加大改善投资环境力度,逼出“坡地工业”。1997年,上元村干部把上官仓村西边的那片山坡地、高岗田推平,推山填坑,平整出25万多平方米的工业用地,开辟出“银坑工业区”,希望借此能把更多的外商引进来投资办厂,给上元村聚集丰厚财富。终于银坑工业区不负众望,当年就引进了骆恒电子厂等4间外资厂,其中兴信电子厂大厂房面积15000平方,等于1996年前原有的6间外资厂厂房面积的3/4。这一年,村组总收入达246万元,比1996年增加106万元,增长75%,一年脱贫。 一年脱贫,给了上元村的干部和群众极大的鼓舞。他们马不停蹄,完善路、水、电、标准厂房等基础设施,1998年又引进莱运电子玩具厂、环英制线厂、荣兴胶带厂、立威高尔夫球玩具制品厂和毅力工模厂等5间外资厂。一年引进的外资厂数,等于1991年至1996年6年引进数的总和。随后,其它的来料加工合作项目如雨后春笋般落户上元村,2008年,上元村共有30多间对外厂,村组两级总收入达到了1347万元! 环境整治,享受城市文明成果 “解放前,住瓦房,潮湿闷热又无光;新时代,住楼房,环境优美胜天堂。”提及今昔生活的对比,上元村村民会愉快地哼出这句顺口溜。自上元村委会和村民小组的经济发展了,村民也富裕起来了,群众的生活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回忆解放初期的住房条件,老干部余王生感叹万千:“那时家家户户住的都是那种简易的瓦房,地面用泥巴铺平;墙壁用泥砖砌成,稍微用石灰烫白一下算不错了。整间房子只有1个窗,上面搭几条铁丝围住,房子不通风,又潮湿。” “现在的瓦屋都没有人住了。”余王生讲到这里,兴奋起来,“家家户户都建起了楼房,家里收拾得都很漂亮,厨房干净卫生,做饭、炒菜都用煤气或电磁炉,不再烟熏火燎,方便得很……”听着老干部余王生的娓娓而谈,记者看到展现在眼前的,是笔直平坦的水泥路,散发着新时代气息的楼房掩映在绿荫当中,一辆辆轿车向前驶去,在这里你再找不到农村的感觉。 与此同时,南下前来寻找发展机会的外来人口大量涌入上元村寻找栖身之所,人数多的时候达到1万多人。村民们原先自建的楼房也在这股寻租热潮中,拆了盖,盖了加,纷纷将房子出租给打工者。“我们这些以往以种田为生的农民,都成了房东了!”村里的“80后”小余说起现在的好日子难掩兴奋。 和其他村的城市化发展一样,上元村也走了这样一个相似的过程:改革开放后,这个曾经山青水秀的村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为美化村内环境,改善村工业投资环境,上元村拉开了环境整治工作的帷幕。 近几年来,为确保环境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上元村先后召开村、组两级环境整治工作专题讨论会,在健全“整治”机构上,明确职责分工。为美化村的生活环境,完善工业基础设施配套,2008年以来先后投入资金累计20多万元用于绿化、美化和环境改造。在硬件投入的同时,还加强对环卫队伍的管理,增加环卫队员的人数,建立完善环卫工作操作规章制度,划区分工落实人员责任,有效地美化、绿化村内环境。另外,为使村民形成文明生活习惯,村里还派出卫生监督员和治安队员在商铺、工厂区执勤检查卫生,对主要道路的卫生状况进行监督,提高全民卫生意识。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2008年建设“龙岭公园”,面积约30亩,地处村中心地点,为现在村委会办公楼的所在地,山的周围有4棵上百年的古榕树紧依山脚,及有几百年历史的龙岭古庙,东边为北环公路,坐北朝南,绿树成荫,是村民和外来工休闲、活动的好场所。每天早晨,在公园内,处处可闻悦耳的鸟鸣,还有那神态安祥的老人在绿树丛中晨练——这成了上元村的一道新的靓丽风景线。 信息来源:东莞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