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建芬
舍弃工作到穷村
二坪村是甘洛县最边远、最艰苦、最贫困的彝族山村:气候恶劣,9月开始下冻3月还有冰雪,常刮狂风;如今仍然路不通、电不通、水不通;99户村民,还有12户住茅草房。上世纪80年代初,曾先后调来3名教师到二坪小学,但都因条件过于艰苦而离开,呆得最长的也不过两三年。学校因无教师而停学整整10年,校舍被泥石流冲成一片废墟。
9月,李桂林来到二坪村,男女老少都来看望这位新老师。李桂林看到,一些老人身披羊皮光着脚,许多孩子光着0,村民大多住茅草房……此情此景,一股无名的辛酸让他落泪,坚定了他扎根二坪搞教育的决心。尽管亲戚朋友都极力反对,李桂林还是打点行装上路了。
夫妻扎根搞教育
10月,二坪村小学在一片期待和欢呼声中开学了。由于停学10年,二坪村积压了很多适龄儿童,急需增加招收一班新生,增加一名教师。1991年暑假,李桂林奉命到处寻聘新教师,但没有人愿意来。于是他动员妻子陆建芬从教,虽然遭到家人和亲戚的反对,但最后在当教师的岳父支持下,妻子也来到了二坪村任教。从李桂林的老家到学校要走10个小时的路程。开学时,他背着背包,妻子背着两岁多的孩子,一大早出发,到天黑才能走到学校。
陆建芬的弟弟曾劝姐姐到西班牙帮助自己,每月3000元工资。但夫妻俩觉得自己和村民跟一家人似的,不舍得离开,最终留在二坪村安心教书。
峭的绝壁,近90度的崖梯
爱生爱校育人才
从此,二坪村成了李桂林的家。那时,他们夫妻每人每月只有100元工资,
陆建芬护送学生上下天梯和悬崖绝壁
陆建芬护送学生上下天梯和悬崖绝壁
日子过得清贫。
9月,新生入学缺教室。李桂林组织村民割山竹,将一间只有一个空架的破房编装调糊后当教室。李桂林教五、六年级约50人的复式课,妻子则背着婴儿教一年级。“爱生如子,爱校如家”是夫妻俩的宗旨。
由于村子离卫生院很远,他们自己掏钱购置一些常备药品,免费供给生病学生;夏季洪水暴发,冬季岩上冰塌,他们总是早接晚送学生。
奉献
从表面上看,李桂林夫妻有三个家:各自父母、兄妹的老家和二坪小学这个家。然而,年满40、在山区扎根十几年的他们并不对其中任一个家拥有财产权,这意味着他们年老不能工作时,还得为住房问题发愁。
李桂林和陆建芬都是能人。丈夫以前曾经担任过工厂管理工作、带队承建过公路,也有开矿山的朋友高薪邀请他加盟。妻子聪明伶俐,是经商的好手,她在西班牙定居的弟弟,几次劝她放弃工作,过去帮助管理宾馆,开出的条件是月薪600元。
长年的教学生涯,给他们带来满身病痛。有一次李桂林去中心校开会后,为了赶第二天上课连夜上山,急急忙忙到木梯下,腿突然抽筋,又没有手机联系,只好独自呆在高岩下生火取暖,次日早晨才到学校。有次肾炎突发,弓在讲桌前直不起身,妻子扶她回寝室,看得孩子们泪花流。
成绩
16年来,二坪小学在李桂林夫妻的努力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年的篱笆房成了窗明几净的砖瓦房,学生的“三率”(入学率、巩固率、升学率)均在全县同类学校之首,安全工作非常出色,16年来未发生一起学生伤亡事故,校风校貌首屈一指,成为远近闻名的“模范村小”。
迄今为止,二坪小学已收生7届,学生人数高达到189人,其中32位来自汉源和本地田坪村、布依村,他们不顾山高梯险,慕名前来求学,创造了生源由浅山区到高寒山区倒流求学的奇迹。
朗朗学子读书声中,二坪这个昔日“文盲村”变成今天的“文化村”。谈到这些变化,李桂林激动的说:“当我看到这组数据,总是感到无比欣慰,我们做的一切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这种荣誉不能用金钱衡量,是至高无上的。”
下一名人:廖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