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 > 四川 > 达州 > 地名

达川区

地名:达川区隶属:达州
行政代码:511703代码前6位:511703
长途区号:0818 邮政编码:635000
车牌号码:川S行政级别:市辖区
人口数量:约124万人人口密度:461人/km2
辖区面积:2688平方公里
行政驻地:南外镇通达东路288号
行政代码 面积简介
三里坪街道 511703001 29.71km2  三里坪街道地处四川省达县中部,达州市南郊,大巴山南麓,洲河南岸。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办事处驻三里坪。三里坪街道办事处辖梧桐梁等5个社区和三里坪等……[详细]
翠屏街道 511703002 32.79km2  翠屏街道地处四川省达县中部,达州市南郊,大巴山南麓,洲河南岸。办事处驻民乐街555号。翠屏街道办事处辖草街子等6个社区和杨柳等8个村所属行政区域。……[详细]
亭子镇 511703101 65km2  达县辖镇。1935年置亭子镇,1958年改红旗公社,1973年更名为亭子公社,1983年置亭子乡,1985年复建镇。位于县境东部,明月江南岸,距县城14……[详细]
福善镇 511703102 40.5km2  达县辖乡。1940年置福善乡,1958年与亭子、大风、江阳3乡合并建立红旗公社,1961年析建福善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20公里……[详细]
麻柳镇 511703103   麻柳镇是川东北名镇,1990年被国家建设部评为“全国村镇建设文明集镇”百颗星之一,亦是市、县两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境内等级公路四通八达,达万路建成,邮电……[详细]
檀木镇 511703104 37.4km2  达县辖乡。明万历年建场,民国元年为东檀木场,1935年置檀木镇,1940年改为檀木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25公里。面……[详细]
大树镇 511703105 52.4km2  达县辖镇。1935年置大树镇,1940年置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1年复建镇。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35公里。面积52.4平方公里,……[详细]
南岳镇 511703106 43.1km2  达县辖乡。1935年置南岳镇,1940年改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37公里。面积43.1平方公里,人口2.3万。达(……[详细]
行政代码 面积简介
万家镇 511703107 30km2  达县辖乡。1935年置万家镇,1940年改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32公里。面积30平方公里,人口2.2万。达(川)……[详细]
景市镇 511703108   位于达县东南的景市镇,全镇现有大小企业达176个,从业人员1510人。是全县第一个被命名的“旅游文化之乡”,交通四通八达改革开放以来,党委政府一班人团结……[详细]
百节镇 511703109 37.5km2  达县辖乡。1940年置百节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22公里。面积37.5平方公里,人口1.3万。210国道过境。辖魁字……[详细]
赵家镇 511703110 33.6km2  达县辖镇。清属翠屏乡,1935年置南赵家镇,1940年改赵家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1年建镇。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29公里。面积33……[详细]
河市镇 511703111 87km2  (一)基本概况。河市镇位于四川省达州市达县西南,北纬30°8′,东经107°26′。年平均日照时间1472.7小时,年平均温度17.3°,年平均降雨量1……[详细]
石板镇 511703112 28km2  达县辖乡。1935年置石板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16公里。面积28平方公里,人口1.4万。210国道过境。辖关渡、石……[详细]
金垭镇 511703113   达县金垭镇位于达县西南、州河东岸,境内有州河、铜钵河、襄渝铁路过境,距达城23.8公里,全镇幅员34.6早方公里,拥有成片森林4680亩,人口13552……[详细]
渡市镇 511703114 33.4km2  渡市镇地处达县西北部,辖20个行政村151个村民组、1个街道居委会、3个居民小组,全镇总人口26215人,其中农业人口24339人、居民人口1876人,……[详细]
管村镇 511703115 36.8km2  管村镇位于达州市西鹿铁山脚下,距县城25公里,东与么塘乡接壤,西与九岭乡交界,北与金檀乡、赵固乡接地,南与贯子乡相邻。境内东高西低,丘陵为主,最高海拔9……[详细]村坪村
石梯镇 511703116 37.8km2  石梯镇地处铁山西的达、渠、平三县交界处,离县城54公里,幅员面积37.8平方公里,耕地15300亩,辖12村、129社、1个居委会、3个居民小组,总人口……[详细]
石桥镇 511703117 55km2  石桥镇地处铁山以西,距县城72公里,处达广公路线上,是原石桥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是达州市西北的商贸物资集散重镇,被誉为达县西大门。全镇辖15……[详细]
堡子镇 511703118 33.1km2  达县辖镇。清嘉庆建场,属宝芝乡,1935年置堡子镇,1940年为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1年复建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23公里。……[详细]
马家镇 511703118 30.18km2  马家镇幅员面积30.18 平方公里,位于达州市主城正南面,距市中心23 公里,交通便捷,达渝高速公路、省道218 线纵贯南北,马平路、马木路横穿东西,高……[详细]
双庙镇 511703119 36.4km2  达县辖乡。清属翠屏乡,1935年置双庙镇,1940年改双庙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28公里。面积36.4平方公里,人口……[详细]
桥湾镇 511703120 36.2km2  达县辖乡。清属绥定府垂虹乡,1935年置桥湾镇,1940年改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北部,巴河东岸,距县城28公里。面积36.2……[详细]
赵固镇 511703121 47km2  达县辖镇。清属绥定府垂虹乡,1935年置西赵家镇,1940年改赵固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20公里。面积47平方公里……[详细]
金檀镇 511703122 29.5km2  达县辖乡。清光绪属绥定府垂虹乡,1935年置金檀镇,1940年改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17公里。面积29.5平方公……[详细]
平滩镇 511703123 44.9km2  达县辖乡。清属清风乡,1935年置平滩镇,1940年改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30公里。面积44.9平方公里,人口1.……[详细]
木子镇 511703124 33.5km2  达县辖乡。明属翠屏乡,1935年置木子镇,1940年改为木子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22公里。面积33.5平方公里,人……[详细]
大堰镇 511703125 51.1km2  达县辖乡。清末属绥定府垂虹乡,1935年置大兴、堰坝2乡,1940年改为大堰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16公里。面积5……[详细]
五四镇 511703126 25km2  达县辖乡。清属宝芝乡,1935年置张家镇,1940年改乡,1958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五四公社,1984年置五四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37公里。……[详细]
罐子镇 511703127 41.7km2  达县辖乡。清乾隆建场,属垂虹乡,1935年置罐子镇,1940年改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21公里。面积41.7平方公……[详细]
九岭镇 511703128 36.6km2  达县辖乡。清属垂虹乡,1935年置九岭镇,1940年改九福乡,1952年析置九岭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24公里。面……[详细]
大风乡 511703200 34km2  达县大风乡位于四川省达县东南部,距达城28公里,幅员面积34平方公里,下辖9个村(共79个社),1个街道居委会。人口10643人,党支部12个。现有耕地……[详细]
江阳乡 511703201 32km2  达县辖乡。1952年析亭子乡北部置箭滩乡,1956年更名江阳乡,1958年与亭子、大风、福善3乡合并建立红旗公社,1961年析建江阳公社,1984年复置……[详细]
东兴乡 511703202 36km2  东兴乡位于达县南部,东挨麻柳,西连福善、景市,北邻大风,南接黄都、万家,幅圆面积36平方公里。麻东公路横穿东部、万朗公路纵置西东,村级公路相互连接,交通……[详细]
安仁乡 511703203 28.2km2  达县辖乡。清道光二十七年(1899)建场,1935年置安仁镇,1940年改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32公里。面积28……[详细]
葫芦乡 511703204 30.4km2  达县辖乡。清道光二十七年(1899)建场,民国元年属明月乡,1935年置葫芦镇,1940年改葫芦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南部,明……[详细]
大滩乡 511703205 24.4km2  达县辖乡。民国属麻柳乡,1935年析麻柳东南部置大滩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南部,明月江南岸,距县城31公里。面积24.4平方公……[详细]
花红乡 511703206 28.6km2  达县辖乡。民国属檀木乡,1952年析檀木北部置红星乡,1956年并入檀木乡,1963年复置红星乡,1980年更名花红公社,1984年置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详细]
黄庭乡 511703207 32.9km2  达县辖乡。1944年析大树南部置黄庭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41公里。面积32.9平方公里,人口0.9万。乡村公路与……[详细]
黄都乡 511703208 27.6km2  达县辖乡。1935年置黄都镇,1940年与东兴乡合并为兴都乡,1941年更名黄都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30公里。面……[详细]
碑高乡 511703210 34.4km2  达县辖乡。1949年属赵家乡,1952年析赵家乡置碑高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32公里。面积34.4平方公里,人口1.……[详细]
斌郎乡 511703214 37km2  达县辖乡。1935年置斌郎镇,1940年改斌郎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11公里。面积37平方公里,人口1.3万。210……[详细]
幺塘乡 511703215 32km2  达县辖乡。1952年从河市镇划出5个村置幺塘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12公里。面积32平方公里,人口1.3万。乡村公路……[详细]
陈家乡 511703216 33.7km2  达县辖乡。明建场,清属垂虹乡,1935年置陈家乡,1940年更名龙陈乡,1952年复陈家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24……[详细]
龙会乡 511703217 32.3km2  达县辖乡。清建骑龙场,属垂虹乡,1935年置骑龙镇,1952年改乡,1956年更名龙会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南部,巴河东岸,距……[详细]
申家乡 511703219 37.3km2  达县辖乡。清康熙时建场,属垂虹乡,1940年置申家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南部,州河东岸,距县城26公里。面积37.3平方公里,……[详细]
草兴乡 511703220 23.4km2  达县辖乡。清嘉庆末年建场,属翠屏乡,1935年置草坝镇,1940年改乡,1958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草兴公社,1984年置草兴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详细]
木头乡 511703221 17.6km2  达县辖乡。清乾隆建场,属翠屏乡,民国元年为木头市,1940年置木头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南部,州河东岸,距县城32公里。面积1……[详细]
银铁乡 511703228 21.4km2  达县辖乡。明代建场,清属宝芝乡,1940年置银铁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36公里。面积21.4平方公里,人口1万。乡……[详细]
沿河乡 511703229 33km2  达县辖乡。清道光二十七年建场,属宝芝乡,1935年置西双河乡,1940年更名双河乡,1958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沿河公社,1984年置沿河乡。位于县……[详细]
香隆乡 511703230 25.2km2  达县辖乡。1952年析双河乡置元山乡,1958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为香隆公社,1984年置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44公里。面积25.2平方公里,……[详细]
永进乡 511703231 29.9km2  达县辖乡。清属宝芝乡,1935年置回龙镇,1958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永进公社,1984年置永进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41公里。面积29.9平方……[详细]
洛车乡 511703232 30.2km2  达县辖乡。清末建场,1952年析石桥北境置洛车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北部,巴河西岸,距县城35公里。面积30.2平方公里,人口……[详细]
道让乡 511703233 25.8km2  达县辖乡。明万历时建场,清属宝芝乡,1935年置道让乡,1952年并入虎让乡,1952年析江陵、虎让2乡复置道让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再复乡。……[详细]
虎让乡 511703234 41km2  达县辖乡。1935年置虎跳镇,1942年与道让乡合并置虎让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北部,巴河东岸,距县城30公里。面积41平方公……[详细]
米城乡 511703235 28.6km2  达县辖乡。清建场,1935年置老唐乡,1939年并入檬双乡,1952年分置米城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米城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20公里……[详细]
   达川区,达县,原指现在的达州市所辖范围,现指达州市下属的一县,其县政府所在地即为现在的达州市中心城区的南外镇,因此达县也是川东交通枢纽和川陕鄂渝结合部物资集散中心,幅员面积2694平方公里,辖64个乡(镇),总人口124万。  县人民政府驻南外镇,邮编:635000,代码:511721,区号:0818,拼音:DaXian。  达县历史悠久,春秋时期属古巴国,秦和西汉隶属巴郡宕渠县,东汉置宣汉县,梁称石城,隋号通川,明曰达州,清改名达县至今。  达县人杰地灵。在达县这块热土上哺育和造就了明朝吏部尚书卫承芳、杰出思想家唐甄、民族英雄苟杨威、军事家陈伯钧、原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兼-长张爱萍等名人志士。  达县交通、通讯发达。境内等级公路四通八达、襄渝铁路、达成铁路、达万铁路、达渝高速公路、210国道贯通境内,水上运输四季畅通,河市机场沟通省内外空中航线,织就了达县纵横交错的立体交通网络。邮电通讯已进入国际通讯网络,程控电话总装机达到4万门。  达县物产丰富。盛产粮食、油菜、油桐、蚕桑、苎麻、是全国商品粮、油桐、苎麻基地县和四川省瘦肉型商品猪、商品牛生产基地,粮食和肉类生产已跨入全国百强大县行列。安仁短柚、龙会红桔、麻柳藤编、赵家竹器、虎让盖盖鱼等特产享誉全国。煤、铁、石油、天然气、水能、硫磺、药材、森林、竹木等资源会储量大,开采开发价值高。巴河、九龙湖、真佛山宝刹、玉佛寺双塔、铁山、雷音铺森林公园等秀丽壮美的风景名胜,与石桥列宁街、梓桐革命文物陈列馆交相辉映,各具特色。  达县工业品牌知名。防火卷帘门、五十铃汽车油封、通川大曲等获部优。全县已形成食品饮料,建筑建材、麻纺丝织、塑橡制品、中药材加工等为主体的五大支柱产业。  达县城镇建设加快。达县是国家对外开放县和省体制改革试点县。新县城已建成面积达5。5平方公里,县城建设高起点、高质量、水、电、气、路、邮基础设施完善,日渐成为达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小城镇建设迈开新步伐,南外、河市、赵家、麻柳、石桥、大树列为了省级试点小城镇。  行政区划  达县辖南外、亭子、福善、麻柳、檀木、大树、南岳、万家、景市、百节、赵家、河市、石板、金垭、渡市、管村、石梯、石桥、堡子、江陵、碑庙21个镇及大风、江阳、东兴、安仁、葫芦、大滩、花红、黄庭、黄都、平滩、碑高、马家、木子、双庙、斌郎、幺塘、陈家、龙会、罐子、申家、草兴、木头、金檀、大堰、赵固、九岭、桥湾、五四、银铁、沿河、香隆、永进、洛车、道让、虎让、米城、龙滩、梓桐、北山、金石、安云、青宁、檬双43个乡。  历史沿革  达县上古属巴地。夏属梁州。商(殷)、周属雍州。春秋、战国属巴国。秦、西汉属巴郡宕渠县。  东汉永元年间(89一lO4),析宕渠县东境置宣汉县,以宣扬汉王朝德威故名,隶益州巴郡。建安六年(201),隶巴西郡。建安二十三年,隶宕渠郡。  蜀汉建兴五年(227),宣汉县属巴西郡。延熙时(238一257)隶宕渠郡。后,隶巴西郡。  西晋武帝时(265一289),宣汉县省。惠帝永熙时(290)复置,隶梁州宕渠郡。  成汉宣汉县隶宕渠郡。  东晋宣汉县隶宕渠郡。  南朝宋永初(420一422),析宕渠郡宣汉县置巴渠郡,领宣汉、始兴、巴渠、东关、新安、下蒲、晋兴七县。  南朝齐始兴县、宣汉县隶巴渠郡。  南朝梁大同二年(536),废巴渠郡置万州,实行“土断”,宣汉县治北迁,隶并州南晋郡。始兴县改石城县(一说大同二年宣汉改石城,一说西魏废帝二年宣汉改石城),隶开巴郡。石城县以治西石城山得名。新置三冈县,隶新安郡,大同中(535一545),置永康县,并置万荣郡,隶万州。  北朝西魏废帝二年(553),以万州居四达之地,改名为通州。石城县隶通州开巴郡。三冈县隶新宁郡。永康县隶罗州万荣郡。  北朝北周保定四年(564),永康县改隶万州万荣郡。  隋开皇元年(581),石城县、三冈县隶通州开巴郡,永康县隶万州。开皇二年,省万州,永康县隶清化郡。开皇三年,省蛇龙、新宁县入石城县隶通州。永康县改隶巴州。开皇十八年,改石城县为通川县(一说开皇三年改石城县为通川县,一说大业初置遭川县),改永康县为永穆县。大业三年(607),改通州为通川郡,通川县、三冈县隶通川郡。巴州改清化郡,永穆县隶清化郡。  唐武德元年(618),通川郡改通州。通川县、三冈县隶通州。武德二年,析通川县东境复置新宁县,析通川县北境置思来县,隶通州。析永穆县北境置恒丰县,析永穆县西境置太平县,隶万州。武德三年,置通州总管府,辖通、万等八州。通川、思来、三冈县隶通州。永穆、恒丰、太平县隶万州。武德七年,改通州总管府为都督府。通州、万州及属县隶通州都督府。贞观元年(627),省思来县入通川县,废万州,撤太平、恒丰县入永穆县,隶通州。贞观五年,废都督府。天宝元年(742),改州为郡。通川、永穆、三冈县隶通川郡。乾元元年(758),复州名。宝历元年(825),废三冈县。大中五年(851),复置,隶通州。  五代通川、永穆、三冈县均隶通州。  宋乾德三年(965),改通州为达州。通川、永穆、三冈县隶达州。咸平二年(999),永穆县改名永睦县。熙宁六年(1073),省三冈县入通川县。七年,省石鼓县入通川县、永睦县、新宁县。靖康间(1126),州治迁城东50里捍城山。  元至元十七年(1280),州治从捍城山复还旧址。至元二十二年,省东乡、巴渠、通明、永睦县,通川县隶达州。  明洪武九年(1376),省通川县入达州,降达州为县级州(一说改达州为达县)。正德九年(1514),复升为府级州,辖东乡、太平县。  清雍正六年(1728),达州升为直隶州,隶川东道。嘉庆七年(1802),改达州为绥定府,取达州的达字为县名,增设达县为附郭首县。  中华民国民国2年(1913),废府存县,隶川东道。民国3年,改隶东川道。民国6至22年,颜德基、余际唐、刘宝善、刘存厚等军阀先后割据达县,实行防区制,政区制名存实亡。民国24年,达县隶四川省第十五行政督察区。  苏维埃时期1933年10至12月和l934年8月至1935年2月,达县隶绥定道,属川陕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1950年,达县隶川北行署区达县专区。1952年10月,隶四川省达县专区。1968年9月,隶四川省达县地区。  达县交通  一、达县交通概况  达县境内等级公路四通八达,襄渝铁路、达成铁路、达万铁路、达成高速公路、达渝高速公路、210国道贯通境内,金盘子航电工程竣工发电,水上运输可直航重庆,河市机场沟通省内空中航线,织就了达县纵横交错的立体交通网络。  达县位于达州市中心,地处川渝鄂陕结合部,襄渝铁路、达成铁路、达万铁路横贯其境。区位交通优势得天独厚。达成铁路为国家Ⅰ级干线,东起四川达州市,西至成都市,经营山、南充、蓬溪、遂宁、金堂等11个县市,跨越长江重要支流渠江、嘉陵江、涪江、沱江,全长386公里。达成铁路1992年6月开工,1997年11月全线通车,目前(2005年)为内燃牵引。  达县火车站作为成都铁路局管辖范围内的仅次于成都、重庆、贵阳的第四大车站,每年旅客流量高达250万人次。  目前,达县境内共建成公路总里程达5430公里;水上通航里程319公里。其中,国省道169公里,县道421公里,乡道940公里,村道4200公里。二级以上公路198公里,三级公路42公里,四级公路889公里,等外级公路4301公里。拥有客货车436辆;船423艘。先后修建和改建了:达县石梯大桥、达县河市州河大桥、达县金盘子大桥,达县通川大桥、达县江新大桥,达县铁山隧道,达县金盘子水电站,达县汽车站,达县石桥车站,达县麻柳车站。完成了麻梁路泥碎路面改造工程,广开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改建工程,亭福路标美样板路硬化工程,达通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改建工程,一个四通八达,路况良好,畅通无阻的交通道路网络已经形成。  2000年以来,达县加强了以乡村公路建设、“9·5”、“7·8”洪灾毁损道路建设和公路管养,“行路难”的状况得到较大改变,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2004年开始县乡公路整治,规划的32条、474公里的县乡道路硬化、油化工程到2005年底已完成硬化203公里、油化66公里;通村公路建设在2004年建成水泥路117公里、泥碎路432公里基础上,2005年又建成76公里水泥路。重点工程建设方面,达通路路面油化工程全面完工,江木路改建已完成工程总量的70%,麻梁路、麻任路油化工程已于2005年12月开工。  二、重点工程巡礼  1、达通路:该项目全长40公里,总投资4800万元。路线起点平昌(鹿鸣)至达县(八字口)是按山重二级公路改建,路基宽度8.5米,路面宽度7.5米,设计车速60公里/小时。1997年路基工程开工,1998年路基工程完工;2000年9月路面工程开工,2005年7月路面工程完工。该路标志标线正在施工。  2、江木路:该项目于2002由四川省发展计划委员会以川计交[2002]1026号文件批准该项目工可报告:2003由达州市公路勘测设计所对基进行施工图设计,并于同年由省交通厅公路局批复施工设计图(川计交[2003]792号),该路全长95.14公里。  2004年12月17日开工,2005年12月路基工程完工;现在进行路面垫层施工。  3、麻梁路:该路全长24公里,总投资2060万元。路基宽度7.5米,路面宽度6.5米。于2006年2月17日开工,现在正在紧张的施工。  达县山脉  铁山山岭南北伸延,出露三叠系硅质褐色硬砂岩,石色如铁,故名铁山。平均海拔900米,最高峰塔峰海拔1063米。主要的山峰有塔峰、大崖角、刀背山、二尖山、仙人帽、小尖山等,峰体陡直,需开辟石梯才能攀沿上顶。会登峰顶,向东俯瞰,百里山川尽收眼底;向西极度目,川中丘陵此起彼伏,延绵千里。  水文气候  境内主要河流有:州河、巴河。  气候特点,夏热多雨,春秋宜人,冬无严寒。年均降水量1170毫米,年均温14.7℃,一月均温3.4℃,七月均温25℃,属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  自然资源  达县境内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l6.05万千瓦,可开发量5.1万千瓦;已探明矿藏12种,主要矿藏煤、天然气、岩盐储量分别达2.4亿吨、2700亿立方米、2.1万吨,石灰石资源分布广、储量大  历史名人  唐甄(1630~1704)  中国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和政论家。初名大陶,字铸万,号圃亭。四川省达州(今达县)人。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清顺治十四年(1675)中举人。曾在山西长子担任过10个月的知县,因与上司意见不合被革职。后曾经商,因赔本乃流寓江南,靠讲学卖文维持生活。著作主要有《潜书》。  唐甄对君主-制度进行大胆的揭露和批判。他认为皇帝也是人,没有什么神秘,并指出皇帝是一切罪恶的根源,“自秦以来”的皇帝都是贼,他们为了夺取皇位常常无故杀人,残害百姓。唐甄愤然地说:“川流溃决,必问为防之人,比户延烧,必罪失火之主,至于国破家亡,流毒无穷……,非君其谁乎”(《潜书·远谏》)。唐甄提出了“抑尊”,即限制君权的主张,要求提高大臣的地位,使他们具有同皇帝及其他权贵作斗争的权力,以“攻君之过”,“攻宫闱之过”,“攻帝族、攻后族、攻宠贵”之过,使皇帝有所顾忌。唐甄还发展了产生于先秦的民本思想,强调民是国家的根本,离开了民,便没有国家的政治。他指出,国防靠民来巩固,府库靠民来充实,朝廷靠民来尊崇,-靠民来养活。君主只有爱护人民才能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如果无道于民,纵然“九州为宅,九州为防,九山为阻,破之如椎雀卵也”(同前)。他还提出了爱民、保民、富民的具体政策,主张打击-污吏,强调“刑先于贵”;呼吁政府帮助农民种值农桑,发展生产,提高人民生活。针对当时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唐甄提出贫富要相对平均的主张。他指出“天地之道故平,平则万物各得其所”(《潜书·大命》),否则,必然引起社会-。唐甄还提倡为民的功利主义,反对理学家们“儒者不计其功”的说法。他认为儒学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能定乱、除暴、安百姓。如果儒者不言功,只顾自己,那就同一个匹夫匹妇没有什么区别。  唐甄的反君主-的思想和民本思想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陈伯钧  陈伯钧1910--1974,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卓越的军事指挥员和军事教育家。  四川省达县人。一九二六年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国0,同年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三团排长、连长,赣西第三游击队参谋长,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军二团政治委员,红军学校第三分校学生总队政治委员,红三军第七师师长,红五军团第十五军军长、军团参谋长,第十三师师长,红五军团第九军、四军参谋长,红二方面军第六军团军团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师三五九旅旅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训练部部长、第二分校校长,军事学院副教育长,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员副司令员,一二九师三八五旅副旅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任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热河执行小组代表,东北军政大学教育长,合江军区司令员兼东北军政大学上干大队大队长,东北军区第一前方指挥所副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十二兵团第一副司令员兼四十五军军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湖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训练部副部长、副教育长兼学术研究部部长、教育长、副院长、代院长,高等军事学院副院长、院长。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0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王文模  王文模(1911—1995)四川省达县人。一九三三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四年加入中国0。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达县二区游击大队中队长,红三十军第八十八师二六五团营管理员,团经理处股长。副处长,处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大队管理主任,一一五师供给部军实科科长,前方供给处处长,冀鲁边军区前方供给处处长,后勤部政治委员,渤海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渤海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渤海军区第三军分区副政治委员,渤海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渤海军区政治部主任,华东军区后勤部卫生部政治部主任,卫生部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华东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南京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安徽省军区第三政治委员,第二政治委员,南京军区顾问。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黎玉玺(1914―2003)  字薪传,四川达县人,时任参谋总长(1965.6-1967.6)电雷一期海军官校23年班,陆军大学参谋第7期,圆山军官团高级班第2期,高级兵学研究班第2期毕业海军指挥参谋大学第4期及三军联合参谋大学正规班第2期等院校培训  曾任江阴江防部鱼雷快艇艇长,桂林行营江防水雷队长、舰长,任蒋介石侍从海军副官,海防第1舰队参谋长,第21护卫舰队司令官。1949年任“太和”号舰长时,亲自护送蒋由宁波逃台,后历任第2舰队参谋长、司令,海军总部参谋长、副总司令并兼舰队指挥官及海军62特遣部队指挥官,海军总司令(1959.1-1965.1),1963年当选中常委,副参谋总长兼执行官(1965.2-1965.6),参谋总长(1965.6-1967.6),1967年6月任总统府参军长。1970年任驻土耳其大使。后再任总统府参军长(1973.7-1978)。1973年至1982年任中华民国体育协进会理事长。1978年被聘为总统府战略顾问(2000年5月获续聘)。1981年起被聘为第十二至十五届中央评议委员。  2003年2月19因肺癌引发呼吸衰竭在内湖三军总医院病逝,葬于五指山-公墓上将二区。  胡华居  胡华居(1914-1979)四川达县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曾任红三十一军排长。1935年参加长征。1936年转入中国0。后任八路军一二九师第三大队代政委、冀鲁豫军区第二十团政委、晋冀鲁豫军区第五军分区副司令员、第二野战军十七军五十师师长兼政委。  建国后,任镇远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解放军第八步兵学校政委、济南军区装甲兵副政委、新疆军区副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八一奖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79年4月在济南病逝。  李中权  李中权(1915—)四川省达县人。一九二八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三年加入中国0。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川东游击军大队中队长,大队政治委员,0绥定道委宣传部部长,0川西道委组织部部长,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长,0天全县委书记,金川独立第二师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员,第二分校大队政治委员,第二分校三团政治委员,冀东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冀热辽军区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野战军第九纵队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四十六军政治委员兼衡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政治委员,华北军区空军参谋长,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南京军区空军第一副司令员、第二政治委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任思忠  任思忠(1918—2004)四川省达县人。一九三三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四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六年由团转入中国0。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达县第二区少年先锋队大队长,共青团达县委员会宣传部部长,川陕省少年先锋队指挥部政治教育科科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延安抗战剧社队长,延安烽火剧团政治协理员,延安部队艺术学校政治协理员兼总支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任承德卫戍司令部政治部主任兼热河军区警卫团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第八纵队二十四师七十一团政治委员、师政治部主任,第四野战军四十五军一三五师政治部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师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中国人民志愿军师长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参谋长、副军长,军政治委员,广州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济南军区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顾问。一九六一年晋升为少将军衔。是中国0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  张爱萍  张爱萍名端绪,属狗,四川省达县的罗江口镇张家沟。早年在家乡参加-和农-动。1925年在达县读中学时参加-,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转入中国0。次年在上海参加党的地下工作,年底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十四军任小队长、指导员、大队长,中央苏区共青团闽西特委常委、宣传部长,主编《闽西青年》,编辑团中央机关报《青年实话》。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共青团中心县委书记,共青团中央局秘书长,少年先锋队中央总队训练部部长、参谋长、总队长,红三军团第四师政治部主任,第十一、十三团政治委员,军委骑兵团政治委员、代团长。参加了中央革0据地反“围剿”。长征中参加抢夺娄山关、攻克遵义城等战斗。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0江浙省委军委书记,豫皖苏省委书记,八路军苏皖纵队政委,八路军第五纵队三支队司令员,新四军第三师九旅旅长,三师副师长兼苏北军区副司令员,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淮北军区司令员。参与开辟豫皖苏抗日根据地。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前敌委员会委员,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兼政委。参加了渡江战役。1949年受命组建海军,任华东军区人民海军司令员,次年任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参谋长,指挥陆海空联合渡海登陆作战,解放一江山岛。张爱萍将军与夫人李又兰建国后,历任第七兵团司令员兼浙江军区司令员,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参谋长,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并先后兼任国务院国防工办副主席、国防科委主任,国家科委第一副主任,0-科技装备委员会主任,第一至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副总理,0-副秘书长,国务委员兼-部长。1987年当选为中顾委常委。1995年1月当选为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长。1996年1月出任中国航天基金会名誉会长。是0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十四大代表、十五大特邀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曾参与组织领导原子弹、导弹、卫星等研制与试验工作。出版有《张爱萍军事文选》、《神剑之歌》(1992年)、《张爱萍墨迹》(1995年)、《神剑之光》。  爱好书法,被誉为“将军书法家”。摄影,抗战时期拍摄的新四军战斗生活照片,已被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照片档案馆列为重要的珍藏品。  2003-7-12日,-同志与张爱萍同志的亲属握手,表示深切的慰问。  长子:张翔。少将军衔。  次子:张胜。大校军衔。  三子:张品。大校军衔。  张爱萍将军因病医治无效,于2003年7月5日20时3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遗体于12日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  李天洁  李天洁(1927~1979),女,四川达县人。18岁时因反对包办婚姻离家来成都,不久考入四川大学教育系。在川大学习期间,接近进步组织,常参加-。民国38年(1949)5月,--在川大搜捕进步学生,在0地下组织安排下,李疏散离校,先后在双流红石乡、华阳胜利乡农村继续从事地下活动。同年8月,加入党的外围组织中国民主协进会。  解放后,李在双流县委工作,1950年4月,奉派接收双流县立女子中学,任副校长。男、女中学合并为双流中学后,继任副校长。1956年1月,任双流中学校长。8月,加入中国0。1960年双流中学被评为省和全国教育先进单位,李代表学校,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1966年"0"开始,李受到严重冲击,被打成"现行-",蒙受不白之冤。1979年3月1日辞世。同月28日,0双流县委为她平反昭雪。  李天洁热爱教育事业,在学校管理上尤注重环境的美化、绿化。20世纪50年代,学校绿化为温江地区各学校之冠。她办学认真负责,常亲自教课,亲自听课,检查教师备课,鼓励教师上好每一节课。她工作深入,早晚必到学生寝室查铺,和师生同甘苦。李生活朴素,廉洁奉公,关怀师生疾苦。三年困难时期常把国家给她的特供副食送给年老体弱的教师。李用人唯贤,对优秀教师则尊重备至;对教不好课的则疾言厉色,当着学生面给予责斥。  风景名胜  雷音铺省级森林公园  雷音铺森林公园总面积800公顷,距达县南城6公里处,交通方便,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公园自然资源丰富,奇花异草、枯藤老树、小桥流水、珍禽异兽和成片的风景林令人心旷神怡。度假区绿浪接天,直醉人眼;桂花湖小船摇渡,绿柳垂钓,情趣顿生。双桥映月、竹径清凉、园通觉梦、东坡花雨、苍烟落照、岩溶仙宫、雷音秋色、林海涛声等雷音八景依山点缀,境色各殊。  这里春日溢彩流香,回归自然,返朴归真。雷音铺森林公园金刚寺旅游度假村,距达城20公里,位于达县金刚,该度假村置身于参天古树之中,大清乾隆三年建造的名胜古刹,规模宏伟壮观。在此旅游度假,既可参观古刹名胜,又能欣赏参天古树的秀美,漫步林中,鸟鸣蝉啼,松涛阵阵,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雷音铺森林公园经过几年的建设,初具规模,已向游客开放并能为游客提供会议、度假、餐饮、娱乐为一体的优质服务。  真佛山风景区  达县真佛山位于达县城南30余公里的七里峡山脉中段的福善乡境内,海拔910米,全山面积约3000余亩,是一座远近闻名的佛教胜地。据县志记载,清乾隆年间,农民蒋德化一面修行悟道,一面行医种药,人称“蒋善人”、“蒋-”,自建“德化寺”。后绥定府知府孙某前往求嗣偶得,深信其灵,赞他“乃真佛也”,下令扩建寺庙,并亲书“真佛山”镌刻于寺门,由此而名。  真佛山山势陡峭,从山脚至山门,松柏密绕,翘檐朱梁,有千步石阶直伸山顶,犹如半空垂下的云梯,两旁香樟夹道,越向上苍松古柏景越深。真佛山寺庙建筑约15000平方米,占地400余亩。整个寺庙依山取势,几座殿堂错落有致地分布于山腰、山顶之间,寺周古树苍柏相拥,林木葱笼,鸟语虫鸣,使人有“万籁此皆寂,唯闻钟磬声”之感。寺庙由“玉皇殿”、“天子殿”、“金刚殿”、“大雄宝殿”组成。真佛山景区除寺庙外,还有青松葱郁、云海浩瀚的云华山,蒋善人出身地“一佛寺”,拔地而起高耸入云的双石塔,白莲教起义的凌云寨,胭脂湖奇特怪异的石笋。整个景区集山、林、水、洞、庙于一体,奇、险、幽、峻应有尽有。真佛山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铁山森林公园  达县铁山森林公园位于达县铁山以东,距达州市23公里,园区面积4000亩,被誉为川东北的“布达拉宫”。  铁山公园东北西南走向。南起响洞寨、小尖山,北止扬公庙、铁山关,长约10公里,宽约0.4至1.2公里。地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森林覆盖率85.3%,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3.7摄氏度,平均海拔880米,山上大气国家测定为一级。境内林木葱郁苍翠,动植物种类繁多。松柏、柳杉、香樟、山茶等竞相争秀,层峦叠障,松涛绿浪声声;铁山矿泉、腊梅、杜鹃、铁山兰、穿山甲、红腹锦鸡等颇负盛名。繁花丛中,雀叫鸟鸣阵阵,是川东北良好的避暑游览胜地。铁山公园是整个铁山自然景观和人文史迹最集中的地区,景观名胜有扬公庙、铁山关、尖山关、小尖山寺、钟观音、仙人帽、灯盏窝等14个大自然风景和历史遗迹。与大自然浑然一体,为铁山公园平添了无穷的风韵。铁山公园已形成集“吃、住、行、游、娱、购”为一体的一条龙旅游服务网络。交通方便,水电齐备,通讯畅通,日接待能力可达5000多人次。  览云海,观日出,赏雪景是铁山三大奇观。  一佛寺塔  一佛寺塔又名双石塔,位于达县城东南40公里的景市乡一佛塔村,东到真佛山庙群约5公里,西至景市乡约1.5公里,周围树林茂盛,风景宜人,是真佛山至雷音铺旅游线上的一大景点。  据民国《达县志》记载:一佛塔及一佛寺是为了纪念真佛山创始人蒋德化“善人”而修建的。一佛寺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其建筑形式和殿堂布局与真佛山寺庙十分相仿,可惜该寺庙毁于“文革”,现仅存山门和石梯,山门高5米,两边门柱上石刻楹联,为“梵刹甚清幽孤月寒烟空色相,园多雅致万家烟火映禅登。”距寺约20米是一佛塔,塔为双石塔,建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8年),六边形密檐式实心塔。其中1号塔高42.65米,底层边长3.6米,下为石砌素面台基,高0.23米,基座为须弥座,高0.47米,东边三面浮雕佛龛人物10余尊以及园林建筑图案。塔身共十九级,层层上收,皆用整块青石垒砌而上,嵌接平整严密,其难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塔檐无任何木拱,均用青石嵌砌,上以片瓦复顶,檐口及翘角下有石雕云纹图案。塔顶是五颗石质仿铸佛珠,塔尖为园形铁件,可能是为防止雷击而铸。2号塔的形制构造与1号塔相同,不同的是该塔身为17级,通高31.3米,底层边长2.9米。两塔相距10米,互相辉映,雄伟高大。该建筑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风雨沧桑,至今保存完好,其巧妙的构思,精美的雕刻,精湛的工艺,更使其不愧是大巴山区古塔建筑中的一颗璀璨名珠。  石桥列宁主义街  列宁主义街,简称列宁街。位于距达州市63公里的石桥镇西南角。当你驱车来到这里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由东向西一字排开的四座仿木结构的石牌坊。这些高耸的石牌坊,分别是清嘉庆、同治、光绪年间为旌表、诰封、节孝而建造的。石牌坊古朴隽秀,重檐斗拱尉为壮观。每坊额端均镂雕“五龙捧圣”。其间或浮雕“八仙”,或圆雕“桃园结义”,或“三战吕布”,或“二十四孝”等历史故事。更有那精雕细镂的花鸟虫鱼、飞禽走兽、琴棋书画甚是好看,把个全长694米,210间街房的一条街装点得古色古香。然而,最为引人注目者,还不是这些,而是刻在第二号牌坊横额正中几个光彩夺目的大字——列宁主义街。  1933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总指挥的率领下,发动了著名的“宣(汉)达(县)战役”。直逼盘踞在达城的川陕边防军督办署刘存厚部的老巢。红九军十一师由政委叶成焕、师长陈再道带领,从巴中、平昌挥师南下,率先屯兵石桥镇,并解放了邻近九乡八场的劳苦大众,迅速建立起各级苏维埃政权。区苏维埃设在石桥烟市街黄家大院,主席李祖顺、副主席兰廷义;乡苏维埃设在“天宝戋”郭荣华店内,主席潘庆礼。乡苏维埃下设13个村苏维埃。宣达战役指挥部设在石桥文昌宫内,区、乡苏维埃俱乐部设在“剪谷堂”。随后,红三十军政治部进驻石桥镇,组织赤卫军、童子团、宣传队开展广泛的建政、扩红宣传活动,发动工农群众、社会青年、教员、学生参加红军宣传队、錾字队,进行街头、乡场宣传,表演。印发、张贴传单,书写标语口号,錾刻宣传标语。  列宁街,记录了中国工农红军领导无产阶级劳苦大众为推翻旧世界所走过的战斗历程,为纪念革命先辈的创业功德,缅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这里成了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场所,成了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基地。1979年,达县革命委员会批准列宁街为达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5月22日还被达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首批达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三十三军政治部遗址  红三十军政治部旧址位于四川省达县梓桐乡,距达州市城区60公里,背靠垒城山,面临周家河,占地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20平方米,现存房屋10间。此处原名“杜府草堂”,因建国前是梓桐乡伪团总杜光亭的庄园。该建筑始建于民国初年,后经逐年维修、遂成为一座具有川北农村特色的四合大院。房屋建筑为穿逗屋架,红墙板壁,青瓦屋顶,左侧厢房有虚楼,房屋不高但造型凝重,结构严谨。大门为川东北农村常见的石朝门,院内有一小型花园。  1932年8月下旬,红三十军解放了梓桐乡,军政治部就设在“杜府草堂”内。为了庆祝胜利,由当时的乡苏维埃主席何永瑞书写了对联“斧头劈开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当年10月,红军战士把它刻在石朝门的立柱上,并刻下“红三十军政治部”七字横幅。石刻对联原件现陈列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内。  1934年7月,红三十军政委-同志曾住在这里,指挥了著名的何家山、垒城寺战役,歼敌数百人,为粉碎四川军阀刘湘的“六路围攻”起了重要作用。  红三十军政治部旧址在1982年7月由达县人民政府批准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拨款修建了旧址陈列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张爱萍同志题写了馆名。1996年6月,达川地委又命名为地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5月22日被达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达州市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特产  达县脐橙  达县脐橙是达县柑桔中的主栽优良品种,种植面积1.8万亩,产量2万吨,产值近3000万元。主要分布在赵家、管村、桥湾等30多个乡镇。已形成赵家——马家——百节——南外;石梯——桥湾——管村两大种植产业带。二00四年注册了“达脐”牌达县脐橙商标。  达县脐橙从美国、日本引进。树势强或中等,树冠半圆形,果实椭圆形,果大,平均单果重180-350克,果皮深橙色或橙红色,较光滑;脐小、多为闭脐;囊瓣肾形,10-12瓣,果肉脆嫩,多汁化渣,酸甜适中,风味较浓,高糖低酸、香甜可口;可溶性固形物11%以上,品质上乘,鲜食极佳,无核。11月中、下旬成熟,较耐贮运。主栽品种有丰脐、纽荷尔、清家、朋娜等。较丰产稳产。盛产期平均亩产1500公斤。  龙会红桔  四川达县龙会乡的红桔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早在解放前就由当时的“背儿”挑向汉中(即今天的陕西一带)。  历经百年的龙会红桔现早已闻名全国,畅销全国各地。龙会红桔的特点是个大、皮红、肉甜、易保存。  藤器  达县是四川藤器主要产地之一。其品种有沙发、躺椅、餐椅、办公椅、圆桌、茶几、屏风等。  四川藤器坚固、轻便、美观、耐用是四川藤器的特色。工艺:制作的方法、先用坚实、均匀的白夹竹,根据家具的造型加热骨架。然后,把用水浸泡过的藤条围绕骨架巧妙地进行编结,先拉经线,后编纬线。制作藤椅是用整枝的藤条做背、座,以求结实,用对剖的藤条缠扶手,为了紧密;编结的接头全部藏而不露。手艺高超的巧匠们还能在藤器上编出各种花样,如菊花、花辫子、麻花、铜红、环扣等,配上不需经纬,自行穿编而形成的“结花”,疏密相间,精美别致。此外还有安仁短柚、龙会红桔、麻柳藤编、赵家竹器、虎让盖盖鱼等特产享誉全国。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83  [我来完善]相关词条:   更多   成都广元广安万源遂宁通川区南江通川大竹县渠县达州平昌县大竹巴中通江   南充高中开放分类:   达州,四川县城  合作编辑者:   超超燃、金刚周星星、 杨俊1981、 碧海风、§冰枫飘泠§、蜀太子、liuyejian、阿拉斯加猎人、幻影魔盗、yi_jerry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需进一步完善,百科欢迎您也来参与编辑词条 在开始编辑前,您还可以先学习如何编辑词条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 13500 次  编辑次数:11 次 历史版本  最近更新:2009-06-19  创建者:yi_jerry    什么是突出贡献者突出贡献者   §冰枫飘泠§ 五级 版本
你可能对下列地名会感兴趣
达州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