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板桥乡 | 隶属:蓬溪县 |
行政代码:510921203 | 代码前6位:510921 |
长途区号:0825 | 邮政编码:629100 |
车牌号码:川J | 行政级别:乡 |
人口数量:约1.1万人 | 人口密度:400人/km2 |
辖区面积:27.5平方公里 |
板桥乡原名板桥子,在清乾隆时代,有集市街房在麦地湾。被失火焚烧之后,由邱、余二姓施出现有的场址,因北段为金带溪环绕,建有一座石磴木板桥,因而得名。 本乡位于县城西11公里处,东靠赤城镇,南临明月镇,西连槐花乡,北接文井镇,幅员面积27.5平方公里。辖11个村,80个农业合作社,1个街道社区。全乡耕地面积11306亩,3267户,11031人,农业人口10876人。主要生产水稻、小麦、玉米、红苕、油菜,水果有蓬柚、漳州柚、红橘、沙梨、黄金梨、蓬溪仙桃;农副产品有生猪、肉牛、土家禽家畜和蛋类等。特色农产品:紫薯、核桃;特色经济作物:香桂。 【经济状况】:2008年,全乡工商税收达14.91万元,社会总产值69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10元。粮食总产10762吨,其中大春粮食作物8565吨,小春粮食作物2197吨,油料1490吨,蔬菜5610吨,生猪出栏24800头,肉牛出栏296头,天府白鹅出栏52000只,樱桃谷鸭40000只。农民工转移输出4960人,实现劳务收入4180万元。 【农业结构调整及农业产业化】:以“2168”工程为载体,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即发展两个500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园,带动发展100户种养殖大户,发展6000亩一村一品规模化种植业,促进农民增收830元以上。 种植业:在做好水稻、小麦、油菜等传统农业基础上,以跳墩村、双凤桥村为中心发展黄金梨200亩,以响滩村为中心栽植青花椒1400亩,以平安村为中心重点发展香桂1000亩,以蒋家桥村为中心发展精品蔬菜500亩,以船山坡村为中心成规模种植核桃500亩,发展特色紫薯200亩。 养殖业:以养猪为主要产业,突出抓好养鱼、养兔、小家禽。建立了集生态观光一体的农业示范园一处,建立了年创收10万元以上的养猪大户一户;年创收5万元以上的稻田养鱼大户10户;年创收15万元以上的养兔大户5户。 【基础设施建设】:全乡11个村,有9个村修建了村通水泥路,另两个村实施了通达工程,跳墩村、松柏沟村、蒋家桥村新建社道水泥路2公里,老百姓出行难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全乡普片实施了红层找水打井工程,电力提灌站,塘、库、堰完好率达85%以上,基本保障了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用水。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及场镇、乡村风貌改造】:全乡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及场镇、乡村风貌改造中,乡党委、政府攻坚克难做了大量艰辛细致的工作。实施灯光亮化工程,新安装场镇路灯15盏,新建垃圾池3处,整治乱停、乱建、乱搭、乱摆摊点等现象,争取资金260余万元,启动了场镇老旧危房改造维修以及农村房屋加固计划,街道硬化工作即将实施,综合文化站、农民健身运动场、农家书屋、文化大院、敬老院等一批项目进展顺利。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我乡环境面貌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居环境将得到根本性改变。 【社会事业】:教育“两基”工作巩固,扎实做好“控辍保学”工作,积极稳定推进“普九”,加快发展寄宿制学校,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巩固率为99.8%,小学九年制入学99.9%。 计划生育工作,始终坚持巩固“三为主”、“三结合”,积极贯彻“奖、优、免、补”政策,加大宣传和执法力度,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人口出生率8‰以内,奖励扶助对象确认率达100%。 医疗、民政、双拥工作,全乡农村、城镇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关心改善-生产生活。调查确认优扶对象41人,城镇低保户23户,农村低保146户,农村五保144人。 国土、林业工作:全乡森林覆盖率达55%以上,随着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落实,造林与护林相结合,空气质量优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坚守国家耕地红线,坚决打击乱占土地乱建现象。 【获奖情况】:2006、2007、2008连续三年获县目标考核一等奖,县“四好班子”、市“先进基层人民武装部”、“无毒乡镇”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