岜沙
岜沙最有特色的是男子留发髻和古代部落武士形象:岜沙男子剃光头,只有头顶处留头发,而且都挽着一个模式的发髻,同时随身必佩火枪、腰刀,身着自织自染自制的无领右开衽铜扣青布衣,直筒青布裤,裤管很大,看上去让人想起远古时代的武士。
岜沙寨依山逐层修建,置身寨中往往辨不清方向。房屋建筑古老淳朴,老人小孩友好而好奇地打量外人,感觉亲切。岜沙人主食糯米,每当秋收的时候家家户户从田里把禾摘下来扎成把,不挑回家,而是挑到寨边的高大木架上(当地人称之为禾晾),一把一把挂上去,待到禾把晾干后才收进木架边的禾仓。那几天的时候寨边金灿灿的一片,与浓绿的山林、青瓦木房相衬托很是养眼。
到岜沙的时候如果看到寨门前横拦一根野藤,藤上挂着草标,这标志着寨门未开,外人不可擅入。当节日或有贵客来的时候,一名穿戴整齐、一身威武的岜沙男子在寨门前吹奏芦笙、芒筒,身着苗族服饰、佩带银头饰的岜沙姑娘在寨内持牛角酒恭候贵客。一曲笙歌奏毕,三声铁炮响起,一阵火枪对天鸣放,宾客鱼贯进入,饮些许牛角酒以示吉祥。然后在姑娘们的带领下走上芦笙堂的林中小路。芦笙堂在岜沙东南的森林里,大概100平方米左右的空地。行进途中,岜沙男女要面向太阳,缓缓后退行进。据岜沙老人说,岜沙人要进芦笙堂必须首先面向东方祭拜太阳,然后在此地表演苗族歌舞。
特别提醒
>平时要给当地人照相特别是老人最好跟他们商量一下。当地人对某些旅游者的宝利来快照印象深刻,以为所有的旅行者都有这样的机器,当问起的时候最好解释清楚。
>岜沙在当地读音为biasa,而不是basha。
>平时没有歌舞表演,但可以与从江旅游局或到寨子找人联系一场,费用是400元,很有看头,人多了分摊也不贵。农闲的时候几乎全寨的人都来凑热闹,什么家藏宝贝都拿出来,那时候当然也可以尽情地照相。此地没有饭馆和旅社,但游览此地有个半天就足够了,用不着吃住。岜沙的梯田、妇女晾晒青布很是入镜,可以多来两张。
岜沙人自然崇拜观念浓厚,崇拜古树、太阳。假如遇有人畜不安、生活不顺或天灾-都要到寨头大树下烧香祈祷。把树木当神祭拜,保护树木因此也成为习俗。村规民约中有“不准车辆进入岜沙买柴,只准村民挑柴到县城卖”的约定,因而岜沙四周树木保护良好。1977年,岜沙人砍倒村头一株直径1.2米的古香樟运到北京用于建造毛主席纪念堂,并于树址建造了一座八角亭以示纪念。交通因为榕江到从江的车现在都走新路,不经过岜沙了,只能在从江过了桥,搭小面的,3元车费。可步行,约1.5小时左右。
贵州凯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