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莆田重阳节习俗

安顺酱

福建莆田重阳节习俗

重阳节在莆田并不算大节,关注的人并不多。过去,在重阳节,莆田民间都会蒸“九重糕”,以糯米、粳米磨浆拌糖制成。先蒸第一层,在上面抹少许花生油,再蒸第二层,连续蒸九层。

现在人们沿袭旧俗,要蒸九层的重阳米果,我国古代就有重阳“食饵”之俗,“饵”即今之糕点、米果之类。宋代《玉烛宝典》云:“九日食饵,饮菊花酒者,其时黍、秫并收,以因粘米嘉味触类尝新,遂成积习”。

清初莆田诗人宋祖谦《闽酒曲》曰:“惊闻佳节近重阳,纤手携篮拾野香。玉杵捣成绿粉湿,明珠颗颗唤郎尝”。

近代以来,人们又把米果改制为一种很有特色的九重米果。将优质晚米用清水淘洗,浸泡2小时,捞出沥干,掺水磨成稀浆,加入明矾(用水溶解)搅拌,加红板糖(掺水熬成糖浓液),而后置于蒸笼于锅上,铺上洁净炊布,然后分九次,舀入米果浆,蒸若干时即熟出笼,米果面抹上花生油。此米果分九层重叠,可以揭开,切成菱角,四边层次分明,呈半透明体,食之甜软适口,又不粘牙,堪称重阳敬老的最佳礼馔。

一些地方的群众也有利用重阳登山的机会,祭扫祖墓,纪念先人。莆田人以重阳祭祖者比清明为多,故俗有以三月为小清明,重九为大清明之说。

由于莆田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妈祖羽化升天的忌日,乡民多到湄洲妈祖庙或港里的天后祖祠、宫庙祭祀,求得保佑。

新中国成立后,重阳节的活动充实了新的内容。1989年,我国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每到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培养人们回归自然,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

热门推荐

山东泰安的民风民俗

万盛苗族民俗文化之踩山会

民俗和诗词中端午的文化内涵

江苏响水黄圩风筝节

正定古城“三山不见、九桥不流”的传说

四川磨西古镇 茶马古道上的欧式小镇

山东荣成院夼龙王庙

胡翰《青霞洞天偕章三益佥事观石枰》

法兰克福国际音乐展览会

历史悠久的阳山斗羊

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亚洲占了六个 中国位居榜首

各地出嫁女儿回娘家的风俗

金昌花大门石刻是西夏塔龛悬葬

“书香门第”之“书香”为何物?

西餐中的“刀叉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