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 莫纳罗亚火山

对蚕神信仰祭祀衍生的风俗

腊月二十四 送神、谢灶宜忌

苏梅岛当地特色介绍

内蒙古国家六大5A级景区

绵竹年画节

筷子的故事

海南春节习俗

羌族碉楼文化

邢台隆尧民间艺术 肖庄空中飞龙

蓬莱乡村吃鸡蛋的习俗

农历腊月二十三民间习俗

四川苍溪唤马剪纸

玻利维亚旅游购物

朔州的端午节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贴上用红、黄纸剪成的公鸡,雄赳赳,气昂昂,用以避邪祈福。
端午节,朔州有把大公鸡形象的剪纸做成门符,用以驱“五毒”、防瘟疫的民间习俗。
在每年的五月初一或者五月初五太阳没有升起的早晨或者前一天的晚上,家家户户大门上都要贴大公鸡的剪纸或印有大公鸡的印制品。一只威武雄壮的大公鸡,嘴里啄着蝎子,锋利的爪子分别踩着蜈蚣和壁虎,远处一只蛤蟆和一条毒蛇望风而逃,这就是端午节朔州市民大门上贴的“公鸡破五毒”剪纸作品。门楣上张贴大公鸡剪纸,寓意一年远离“五毒”侵害。
在上古时代,五月为恶月,五月初五是恶日,朔州民间认为这天出生的孩子不吉利。到了秦汉以后,五月初五逐渐地融为端午节。端午节吃粽子,是城乡人的传统习俗,饮雄黄酒,也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另外,还有在宅院中“端午到,插艾蒿”的习俗。据说艾蒿干了以后熬汤喝,可以解毒祛病,免疲逸劳,因此特别诱人去采。田野里,一片欢声笑语,节日气氛在这里变得更为浓烈。
端午节避邪表现在家人安全方面,小孩子一直是重点保护对象,民间有“端午到,戴香包”的说法。除香包外,还要用五色花钱搓成索,在神灵前摆供祈福后,拴在孩子的手腕、脚腕以及脖子上,称为“百索”,要戴够一百天方才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