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民俗节日 壮族宴宾节(2)

春荷

要是遇上丰年,就可能既安排唱戏又安排对歌。唱戏的锣鼓一响,台下很快便挤得水泄不通;而在对歌的地方,歌台一摆开,很快也是人山人海。

当然,看戏的观众总是以老人和小孩居多,而青年人则多是去对歌或听歌。

在对歌中,唱的人看别人唱得好,有时也会停下来听一听,而听的人在听到动情处时,也会情不自禁地亮开了歌喉,因而,歌者是听众,听众也是歌者。

对歌都是男女相对,开头时先是分为男女两大阵营对唱,唱时事,唱见闻,唱友情,唱村里的好人好事,唱生活中的喜和忧……唱着唱着,不知怎的就分成了好几拨,最后又分化为许多对青年男女一对一的对唱,所唱的内容多为相互表达爱慕之情。为了不让歌声相互干扰,新分出来的一对,常是边唱边离开歌台。边唱边另寻去处的人一对对地走得多了,每到这时,村里村外,便是处处都有人在唱,处处都有人在听,整个村子便沉浸在歌的海洋里。

天亮后,唱戏的收场了,对歌却还在继续,但唱的内容又回到“唱时事,唱见闻,唱友情,唱村里的好人好事,唱生活中的喜和忧”上来了,参与对唱的各方都是轮换着去吃早餐而不让对歌中断。八九点钟,又有不少客人陆续来到,新到的客人中,女的多是协同主人家一道下厨做饭,而男的则多是到村里的小学赛篮球。当然,新到的客人中也有为歌而来的,于是,歌者与听众中,又都增添了不少新生力量。

吃过午饭后,客人陆续告辞,宾主依依惜别。一年一度的“宴宾节”,不但密切了亲情,加深了友情,结识了新的朋友,也成就了不少爱情。

上一页1/2下一页

热门推荐

澳门国际小型帆船锦标赛

羌族歌仙节

正月习俗

齐齐哈尔木板书

浙江磐安民间艺术 大凉伞

中国最早的纸币 飞钱起源于唐朝

彝族最高的礼仪“三道酒”

闽南习俗 正月初九敬天公

佤族礼仪

中国各省省名的由来

建国后河南消失的58个县

各国的月亮神传说

河北承德名山景观

湘乡民俗-春节

西黄寺清净化城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