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世界人居日/国际住房日

水族的重要节日

民间特殊日子房事禁忌

乌江河段的美丽“望夫石”

白云猪手的来历

“有板有眼”最初形容的是什么

世界幸运的人 被幸运女神眷顾 第一名多次死里逃生

邢台南和县白吏部与火龙衣的故事

芦苇画

宁夏回族的面花艺术

早年安庆乡土童戏

出门时不可随便帮他人捎带东西

海南定安春节习俗

辽宁大连普兰店普明禅寺

来到吉林,人们往往会去坐落在乌拉街和吉林市内的几处“鞋铺”老作坊参观。当然,这儿的鞋,已不是穿在脚上的真鞋,而是一种参观和留作纪念的民间玩具鞋子。
这种鞋叫靰鞡鞋。在关东民间有一条谜语:老头老头你别笑,破个闷儿你不知道?什么解下它不走,绳子一绑它就跑?
这条谜语的谜底就是靰鞡。靰鞡(wula)是东北民间用牛皮做成的一种鞋子。靰鞡本是满语,是指北方满族先民发明并制造出的鞋子叫“靰鞡”。因这两个字不好写而常常写成“乌拉”。而用来垫这种鞋的一种关东小草,民间称“靰鞡草”。
靰鞡是中国民间古老的鞋子之一,同时也是东北亚冰雪文化的物产之一。关东一带十分寒冷,冬季的平均气温一般在摄氏零下35℃—42℃在右,高寒地带无霜期仅有120天左右,所以靰鞡鞋是这里人们的主要防寒用具之一。传说靰鞡又是“皇封”的鞋。
传说有一年,乾隆皇帝东巡来到关东地区,一看这里的百姓脚上用一块动物皮裹着。乾隆帝问:“这是什么?”百姓答:“鞋。”乾隆是位聪慧有学识的帝王,他说:“此鞋独到奇特,又倍受边民喜爱。既然没有名字,干脆就叫它乌拉鞋吧!”这下,这种鞋可就出了名。因“乌拉”是地名,而这种鞋又是皮革所制,所以就以“靰鞡"二字来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