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陕西老年人做寿习俗

塔吉克族舞蹈

中国古代女子的“妆匣”

拉脱维亚节日

东北民俗 大缸小缸腌酸菜

湖北孝感习俗 喝早酒

世界上最恶心的糖排行榜 耳屎糖、蝎子糖纷纷上榜

古代玺印

响水灌河口二郎神的“家”

宋朝是怎么抗击疫情的

天津岁时节日民俗 春季

为什么我国古代的考场叫“贡院”

陕西安康福文化节

河南禹州古庙会

说起渔划子,渔民们非常爱惜。一年一次休整桐油,多在三伏天修补。每年正月十五,渔民一家一户中午在坡上家中吃团圆饭。晚上,全家老小还要上渔船上团聚。恭恭敬敬的把香火插在船头,还很虞敬的在船头烧纸,放鞭炮。据说是祭奠江神(水神),祝愿新年一帆风顺,鱼儿满船,儿孙满堂。
当地一位姓崔的渔民随口说了不少的渔家谚语,顺便记录和整理如下:一是捕渔的经验:“撒网打廻水,撒网下流水。放钩莫上边,下网要看天。大滩网放稍,小滩网下腰。退水的钩,涨水的网。”
二是总结鱼类习性:“鲤龟成双对,麻花鱼排队。”
三是四季鱼类特点:“春分鳊鱼鲤鱼多,秋分青鱼麻花(鱼)多。(鱼)冬眠卧泥床,清明觅食忙,春选肥水窝,夏找浅水沱。”
四是渔家自慰:“有鱼莫欢,十日打鱼九日空,无鱼莫愁,一日打网还了九日工”。
由此可见,三峡渔民千百年来总结捕鱼的民间谚语极为丰富,是我们研究和抢救民间文化资源不可忽视的内容。
当今,三峡渔民为国家、舍小家,移民他乡,告别了三峡,告别了老祖宗留下的那条渔划子……。三峡渔民历代传承下来的渔猎文化却永久地留在这块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