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广东潮阳海兴寺

江西弋阳大禾米粿

《水浒传》中的酒文化

圣马力诺国旗/国徽/国歌/国花

阴历大年初十讲述“石头节”的传说

世界数学难题被悬赏一百万美元数学天才来挑战!

福建一带的法主公信俗

尼泊尔的宗教信仰

东至县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木塔平安草龙灯

岳飞墓前的五人跪像都是谁

陕西三原丧葬习俗

高安三朝帝师 朱轼

老子为何骑青牛

原来“杏花村”不在山西

皖南、皖西及淮北等地,有的人家生的女儿多,就把小女抱给别人家抚养;对方生育男孩,乐意为儿子抱一个小媳妇,谓之童养媳。这既可为家庭增加一个劳动力,儿子长大后,一般不用花多少钱,即可成婚,称为“圆房”。这种婚姻,双方年龄悬殊很大,往往是女大于男,成婚前,男女发生了两性关系的,叫“偷猫饭吃”。在成婚三、四月前,男方托媒告知女方婚期,并酌送猪肉糕点,做为礼品。
婚后新婚夫妇回门,女方酌办少量嫁妆,如箱、柜、盆及冬秋夏衣服若干套。圆房时,不举行结婚仪式,不拜堂,不闹房,只办一桌“暖房酒”,由父母长辈和新婚夫妇在新房内聚餐一次,餐后由婆母或其他长辈送新人入房就寝。六安、寿县一带,童养媳结婚时,睡一种所谓“克老婆床”,这种床无雕花挡板,其意是克女不克男。床板雕花是旧式木床的美饰,雕花中一般有“福禄寿”三星及“床公、床母”等吉祥雕像。公婆心目中是童养媳无足轻重,无须“床灵”的庇佑。
皖西等地,夫妇结婚后,久不生男孩,就托媒抱养他人家女儿为媳,称“等郎媳”。等郎就是等待郎君出生,是取其吉兆。等郎媳抱来后,往往取名“招弟”“引弟”“接男”之类名字;等到公婆生了儿子,“郎”等来了,等郎媳就是“小保姆”,又是家内外的劳动力,到了十四五岁就结婚,也谓之“圆房”。这种婚姻的构成,往往是男女年龄悬殊很大,有的女大于男十来岁,常有新郎君尿床的笑话。随着双方年龄的增长,男女间矛盾重重,甚至造成家庭的悲剧。也有公婆一直不生男孩的,公婆往往过继一个儿子,与等郎媳成婚。
徽州地区,有的男女双方订婚后,由于男家清贫,买不起彩礼,女方家庭打算退婚,男方就强行把姑娘抢来成婚。抢亲时,新郎带上几个本家青壮年同去,新郎侦查好情况,使同去的人认清新娘后,马上背上新娘就跑,沿途似接力赛跑,几人互相替背,跑到预定的地点,将新娘放入轿内,就大放鞭炮,爆竹一响,追赶的女方家人,就不能再追赶了。新娘抢到男家后,男方父母多方抚慰,同时强迫拜堂、成婚。所谓“生米煮成熟饭”,女方想悔婚也不行了。
淮北及皖西南等地,丈夫死后,如夫家贫寒,其他兄弟无力娶亲,男方家长与女方父母商议后,将女人转给丈夫兄弟中的一人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