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各民族春节风俗

维也纳童声合唱团 维也纳的音乐使节

五首心静诗词 心似白云常自在 意如流水任东西

阿昌族的习俗

河南兰考焦裕禄纪念园

四川康巴服饰

中国古代太监的由来及其发展

三山国王神信仰习俗

中国古代的离婚制度

青岛马山文化旅游山会

大暑的诗词谚语

河北邢台东岳天齐庙

广东台山陈宜禧与新宁铁路

各个国家钱的名字都是从哪来的

孟子庙,又称“孟庙”、“亚圣庙”,是历朝历代祭祀孟子的场所。邹城孟子庙会以城南关孟子庙为中心,由祭祀孟子而引起的群众自发性参与的游览性庙会。孟子庙会为农历正月十六日,会期10天左右。庙会期间,孟庙庙门开启,院内外人群熙攘,大多是方圆三十里内的妇女前来赶会,所以又称“妇女会”。当地有一首民谣说:“正月十六好日子,家家户户叫妮子。”俗信这期间出门赶会,能够消灾免祸。
邹城孟子庙会规模不大,少的时候数百人,多的时候上万人。赶庙会的人结伴而来,人人都身着鲜艳的新衣服,年老的老太太们还让人用二把手小车推着来赶会。孟子庙会是以祈求吉祥平安为主的香火会,所以信众大多是来祈福的,但庙会同时还具有娱乐、休闲等功能,满足了信众的多种需求。庙会期间的主要活动如下:
孟子庙主要是祭祀孟子的地方,由于孟子被历代视为圣贤,是后世学习的楷模,所以老百姓尤其是读书人在庙会期间一定会去亚圣殿拜拜孟子,沾沾孟子的光,希望他能保佑全家四季平安、吉祥如意。
孟子的成长与孟母的教育有密切关系,孟母“三迁择邻”、“断机教子”的故事早在西汉时期就被人们传为佳话,此后被历代当作教育的成功典范加以传颂。所以庙会期间,信众多会前往孟母殿祭拜孟母,一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母亲,二是希望自己也能教育好孩子,使其成为有用之才。
天震井位于亚圣殿露台之下,甬道东侧,井上有圆形井圈,四周有精雕细凿的石栏板,井旁立有两块石碑,龙首碑额,碑身镌刻着龙飞凤舞三个大字“天震井”。相传,清康熙十一年(1672)为庆贺康熙御碑落成,正月十六孟子庙会演出大戏之时,亚圣殿前声震如雷,地涌清泉,遂有了这口井。因是上天赐予的“神井”,所以游庙者总要投钱井中,祈求风调雨顺,四季平安。
柏抱槐在孟子庙东知言门外,如虬龙盘扎,树干三人合抱有余。从柏树根部干枯处突起一棵巨槐,与侧柏身干合为一体,青葱茂密,当地人戏称“母子情”、“夫妻树”。游庙者上前拥抱,求得一种心灵上的慰藉。
孟庙第三院落里有一座康熙御碑亭,游客往碑座下的缝隙里投钱,从前是铜钱、制钱,如今是硬币,凡投进的,都琅琅作响,如同以石击水,钱币入隙消失。投了300多年,不见满,也没有任何变化。于是有了传说:碑下有一口井,与东海相通。驮碑的赑屃是龙王的第六个儿子,因擅负重来孟庙专事驮碑,不过它要定期通过这口神井回东海去会亲访友。赑屃本是龙的儿子,有了这段佳话,更成了热门吉祥物,世世代代赶庙会的人不断向这神秘的碑缝里投放钱币,祈求福如东海的好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