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全球最惊险的15大飞机跑道 足以让乘客尖叫

福建惠安解放军烈士庙 天下第一庙

陕西韩城的寿诞习俗

岳西民俗五则

泰国的礼貌礼节

浙江苍南丧葬习俗

孔明为什么是云南人的“茶祖”

岳阳市花/市树/市徽

泉州最著名的宗教石刻造像

有趣的傣族婚俗

圣诞节购物天堂

朝鲜族禁忌

世界最贵摩托车排行榜 第一价值3.5亿 速度可达300km/h

端午节15个传统习俗

在太原市郊的白事宴上,几乎都会见到一些穿孝的男女,孝帽后面拖着两条飘带。在武家庄一带,管这两条飘带叫“拖拖”。
“拖拖”,用宽5寸至6寸,长约七尺的白布制成。将白布往中对折成两层,缝起来。中间部分围成个帽圈,剩余部分约二尺多长拖于脑后。如果用于女性,因不围帽圈,用布要短一些。这两条飘带,绝对不能缝成一样长,讲究“男左女右”,即去世的是男性时,左边的要短一些,去世的是女性时,则右边的要短一些。这样,生人根据白事宴上“拖拖”的长短即可判断出这家人去世的是男是女。缝成一样长或弄反了长短,都十分忌讳。
“拖拖”,在我们这儿,还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叫“里拖外不拖”,或“拖里不拖外”。即儿女可拖,侄儿侄女可拖,娶进门的媳妇也可拖,但女婿虽称半个儿,却仍属外姓,不能拖。孙子、孙女、孙媳可以拖,外孙因是外姓,却不可拖。
中国的丧服制度,历史久远,规定甚严。近代以来,虽有变革,但根深蒂固的宗族观念在丧服上体现的仍十分明显,“拖拖”即为一例。“拖拖”的由来,因缺少资料,无法深究。本人曾与众多村中的老总管、礼房先生探讨,大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拖拖”其明显的含义是表明了死者后继有人,香火不断,即“拖拖拉拉”,延续下去。据说,戴“拖拖”与否在解放前曾和财产继承挂钩,因而讲究更严格。这样“里拖外不拖”就很正常了。
近些年,由于独生子女成婚逐渐增多,有些人家办丧事,开始给女婿戴“拖拖”。如果仔细品味,其实还是“拖里不拖外”。因为有些女婿由于时代的原因而由“外”向“里”转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