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习俗

北遇

“夏至”习俗

6月22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民俗专家表示,夏至是农历24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重要传统节日,称为“夏至节”,在这一天民间有吃面条、食粽子、吃馄饨等众多习俗,并有“立夏日,吃补食”的民谚。

天津社科院教授王来华介绍说,夏至是24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古人用土圭量日影,夏至这一天,日影最短,因此把这一天称作“夏至”。《恪遵宪度抄本》中说:“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

夏至,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节气,还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王来华介绍说,夏至,古时称“夏节”、“夏至节”。据称,夏至是我国最古老的节日之一,有一种观点认为传统节日中的端午节就是源自夏至节。

夏至时值麦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荒年、饥饿和死亡。

上一页0/2下一页

热门推荐

藤母阁的传说

童谣里的老北京

贵州凯里亻革家踩亲舞

“酒”字的来历

“黄花闺女”的由来

山东即墨马山石林

平安夜

百家饭和百家衣

世界犯罪率最高的城市 美国底特律位列榜首 巴西首都上榜

泾川“完颜部落”寻踪

邢台隆尧风俗 正月十六柏灵火

维吾尔族禁忌

沧州市花

飞花令——立

四月初八古邳镇羊山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