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文庙
始建于明正统元年(1436),1986年设立天津文庙保管所,1991年更名为天津文庙博物馆。现占地1.5万平方米,由并列的府、县两庙及明伦堂组成,是天津市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建筑群。主要建筑有过街牌坊、万仞宫墙、泮池、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和崇圣祠,这些建筑基本呈对称排列,分别贯穿在南北中轴线上,具有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现有基本陈列《大成殿复原陈列展》及祭孔乐器舞具的展出,并不定期地举办临时性展览。定期举办的“祀孔大典暨乐舞主题表演”已成为天津市影响深远的旅游文化品牌。文庙设有“状元香”、“心愿卡”等项目以满足家长、学子寄托心愿,使游客在休闲中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到古代建筑艺术之美。
文庙,还叫孔庙、夫子庙、文宣王庙、至圣庙等,是天津历史上等级最高的古建筑群、也是天津今天保存下来的最大古建筑群。据史料记载,在孔子死后第二年,鲁国国君哀公命令将孔子阙里的三间故宅,改做庙堂,岁时奉祀。后来唐太宗诏令全国“州县学皆立孔庙。”于是历代相袭,到明清时期,全国孔庙已达1560多座。天津文庙建于1436年。1404年天津设卫建城,1405年和1406年,又增设天津左卫和天津右卫,管辖海河以南沿南运河至德州以东地区,卫卒16800人,加上家属,人数不在少数。这些卫卒子弟能否上学,直接影响到军心,甚至影响到地方的稳定,因此教育就成了当务之急。再加上永乐皇帝设都北京之后,天津在当时很快成了水路和旱路的交通枢纽,人口迅速膨胀,这些从各地齐集到天津的人口,也面临迫切需要教育的问题。
1436年,提学御史程富提出上奏,要求在天津设立卫学。于是天津左卫指挥使朱胜将自己的一处住宅捐出,做为学宫校址,至此天津建起了第一所官办学校。唐太宗诏令的“州县学皆立孔庙”,也就规定了,在设立学校的同时,就要修建文庙。历史上曾经将官办学校称作庙学,也是这个原因。因此天津文庙可以说是与天津卫学同时兴建的。唐代最初建成的文庙,并不是现在看到的样子,而只是校内一座奉祀孔子的殿堂而已。到了宋代初年,文庙的建筑开始完善并开始逐渐与学校分离,大体上形成了“左庙右学”的建筑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