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杰玛大殿
查杰玛大殿是昌都地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的一座古寺。属杨贡寺管理。杨贡寺是由高僧桑吉温于公元1277年创建的,是达垅噶举派的主寺之一。公元1285年,由桑吉温奠基修建查杰玛大殿,并于1328年竣工。该殿一向以雄伟壮观的气势、珍藏众多的佛像经典而闻名于世。
大殿面积为3334平方米,大殿分为花殿、红殿和白殿,共三层,另加大金顶,高度为48.5米,竖立大小柱子180根,其中64根大柱高约9米,需2人合抱。大殿坐西朝东,总建筑面积3334.64平方米。建筑主体呈四方形,边长53米,殿内柱子林立,共耸立180根柱子,其中64根柱子高约15米。殿堂为三层,高48.15米。下层楼见方长53米,中层每面长度为40.30米,上层每面长度为12米。这些柱子将殿中的天窗托起,使得原本封闭的大殿,透漏出明亮的光线,较好的解决了藏式寺庙建筑中通风透气不畅、光线不足的问题。
查杰玛大殿第一层为“条花殿”,墙厚1.6米,高13.5米,外墙用红、白、黑三色颜料涂抹竖型纹饰,每道竖条有一米多宽。殿内有巨型大柱64根,每根笔直粗大的木柱高达15米。第二层为“红殿”,外墙涂-色,楼高9米。第三层称之为“白殿”,墙体涂白色,楼高5米。查杰玛大殿的殿顶有高耸的金顶直指苍穹。昌杰玛的造型独特,外观呈正方形形状,长51米,宽56米,给人以沉稳庄严和神圣之感。底层绕寺墙一周设有无数个转经筒,供善男信女们转经朝圣。
查杰玛大殿的红殿和白殿逐渐向里收分,又饰以飞檐金顶、呈飘逸升腾之势。加之整座大殿在颜色运用上十分丰富,对比强烈,上白中红下花,极富层次和立体感。经过巨大的寺门进入殿中,抬首随处可见雕塑精美的菩萨-塑像和不计其数的唐卡。查杰玛大殿是类乌齐寺的主殿。大殿为三层,分别由三种颜色绘饰。第一层为“条花殿”,墙高13.5米,外墙用红、白、黑三种颜料涂添竖形纹饰,每道竖条有1米多宽。殿内有巨型大柱64根,每根笔直粗大的木柱高达15米。第二层为“红殿”,外墙涂-色,楼高9米。第三层称之为“白殿”,墙体涂白色,楼高5米。殿顶有金顶直指苍穹。
查杰玛大殿外观呈正方形状,长51米,宽56米。底层绕寺一周设有无数个转经筒,供善男信女们的转经朝圣。红殿和白殿逐渐向里收拢,又饰以飞檐金顶,呈飘逸升腾之势。加之整座大殿在颜色运用上十分丰富。对比强烈,上白中红下花,极富层次和立体感。经过巨大的寺门进入查杰玛大殿中,抬首随处可见雕刻精美的菩萨-塑像和不计其数的唐卡。据介绍,历史上类乌齐大殿中有大大小小佛像4万余尊,可见其数量和规模。
过陡直的楼梯进入二层红殿。查杰玛大殿内的壁画虽是大殿重建时新绘制的,在两面巨大的墙上,绘制了噶举派的历代祖师和大德高僧,用形象的方式展现了噶举派产生、发展和兴盛的历史。人物神态各异,形象生动,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水准。大殿第三层的“白殿”则珍藏着寺庙的镇寺之宝:有相传为桑吉温在建寺时从上部达垅带来的释迎牟尼紫金佛像,据说佛像内有佛陀的舍利和一节指骨。有元、明、清时代的唐卡精品数十幅;有用金汁、银汁写成的经书。此外,还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如有雍正皇帝赐赠的象牙碗、象牙桌面。五世0-所赠的金银镶花茶壶、大象牙,有格萨尔王及其大将的马鞍和宝剑等。
查杰玛大殿珍藏着质量上乘的文物精品,如桑吉温的银质佛像,传说为格萨尔用过的马鞍和战刀,八瓣莲花的时乐金刚像,明、清时的唐卡,不同历史时期的金属造像,雕刻精美的经板等。当地有土谚:“朝拜过大昭寺,再朝拜查杰玛大殿”。
历史上类乌齐大殿中有大小佛像4万余尊,可见其数量和规模。大殿第三层的“白殿”则珍藏着寺庙的镇寺之宝。有相传为桑吉温在建寺时从上部达垅带来的释迦牟尼紫金佛像,据说佛像内有佛陀的舍利和一节指骨。有元、明、清时期的唐卡精品数十幅。有金汁和金银汁写成的经书。此外,还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如有雍正皇帝赐赠的缎子座后屏、象牙碗、象牙狮、象牙桌面,五世大赖-所赠的金银镶花茶壶、大象牙,有格萨尔王及其大将的马鞍和宝剑等。
2006年查杰玛大殿作为元至清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门票
50元
景点位置
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类乌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