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西街村 | 隶属:礼义镇 |
行政代码:140524101 | 代码前6位:140524 |
长途区号:0356 | 邮政编码:048000 |
车牌号码:晋E | 行政级别:村 |
西街村(Xi jie cun) 地处东经113°05′--12′,北纬35°45′--52′。。位于礼义镇集镇西南方向,北靠坪曲路,东与东街村交错,西与高平市北寺镇东汉村相连。西街村现有460户,1600余人其中在籍农户411户非农户49户,分为5个村民小组。全村耕地1060亩,住房占地约500余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3900元。 西街村居住集中,历史上行政区划分调整频繁。1955年7月成立了“五星”初级农业合作社,1956年1月由初级农业合作社转入高级农业合作社,1984年以原来生产大队为基础建立了村民委员会和农业生产合作社。因在礼义镇政府所在地的西半,所以得名为“西街村”。 西街村属土石丘陵地带,地形呈西高东低之势。村西端有一座山脉名崧山,属太行山脉南端西沿支系。海拔1080米,犹如一头巨牛俯卧于此,俗称金牛山。在崧山环绕下西街村三面环山呈“C”型坐落。 西街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属陵川县西部温和气候分区。因海拔较低,西端又有崧山作天然屏障,加之土地比较肥沃,具有农作物生长的优越条件,属于陵川县农作物生产的高产量地区。 西街村矿产品种多。历史上有煤炭、铁矿、粘土的开采。 西街村历史悠久。据《陵川县志》记载,早在夏商时期,西街就形成了村落。西街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有建筑工艺精湛的明清大院,又有恢宏古朴的寺庙、祠堂和会馆。北吉祥寺属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对象,它坐落在村中央高岗上,是一座布列严整,规模宏大的古代庙宇建筑群。该寺创建于唐代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后历代曾多次重修。宜圣宫位于村中央与北吉祥寺毗连,坐北朝南,正殿供奉祖师,院落设计讲究,布局合理。每年三月三,全村百姓都要来烧香拜神。此为还有四眼阁等一些古建筑。 西街村的经济收入多元化。农业生产发展迅速,80年代初推广宽窄行和去雄玉米栽培技术再加上优良品种的推广、秸秆还田、施肥技术的改进,使玉米产量明显提高,亩增产200多斤。工业生产蒸蒸日上,解放后西街出现了煤矿、砖窑、小铁厂、翻砂厂等企业,近年来这些企业和项目得到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发展迅猛,改革开放后涌现出一些个体户、小作坊和外出务工者,经过几年的发展他们已经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引领者和农民致富的带头人。 在中国0的领导下西街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村民收入不断提高。2007年至今完成村内80%的村内路面硬化,建立了垃圾集中管理制度,美化了村周边环境。在本村主要街道安装了高标准路灯,方便了群众夜间出行,基本实现了“道路硬质化,村庄园林化,改了脏乱差,面貌大变化”。 自然村——宝庄村 宝庄村(Bao zhang cun)位于西街村的最西端,有名小庄上,因村小户少而得名。现更名为宝庄村,取其为地处宝应山下之意。有居民188人,耕地310亩。宝庄村在初级农业合作社、高级农业合作社是一个独立的生产大队,1984年以原来生产大队为基础建立了村民委员会和农业生产合作社时并入西街村委,成为一个小队。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宝庄村和西街村已经连为一体。 山脉——崧山 崧山(Song shan)俗称金牛山。因犹如一头巨牛俯卧于此而得名。位于西街西端,海拔1080米。该山为土石山,地势较平缓,山坡长有油松、杨树等植物,山脚下有农田,向阳处有居民住宅。 古建筑——北吉祥寺 北吉祥寺(Bei ji xiang si)位于西街村中央,地理坐标为:东经113°06′,北纬35°48′它坐落在村中央高岗上,是一座布列严整,规模宏大的古代庙宇建筑群。该寺创建于唐代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后历代曾多次重修。寺院为三进式格局,一进院前面两侧原有钟鼓楼,钟鼓楼前坡下原有“春秋阁”山门,分别于50年代和70年代被拆毁。而且当年寺前还有四株号称“四大天王”的古松,可惜三株已遭砍伐,现仅剩西南一株还郁郁葱葱,傲立天空。寺的前殿、中殿历史最古、为金、元遗物。前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九脊歇山顶,上铺灰色琉璃筒瓦,殿中有唐代铸造的铁佛像一尊。其中殿前檐为木柱棱状造型,斗拱硕大而简洁,颇具早期建筑之遗风。在前殿、中殿两侧分别筑有对称的掖门和圆光门。后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前廊一步架。在殿的两侧有对称的左右翼楼,其东西的配殿、廊房,均为明清时期遗存下来的建筑。 1996年,北吉祥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保存完整。 古建筑——宜圣宫 宜圣宫(Yi sheng gong)位于村中央与北吉祥寺毗连,坐北朝南,正殿供奉祖师,院落设计讲究,布局合理,保存完整。每年三月三,全村百姓都要来烧香拜神。后经翻修现为村委会办公地点。 古建筑——四眼阁 四眼阁(Si yan ge)位于村东要到处,因东南西北皆可从阁下通过而得名,里面供奉杨柳菩萨。1958年礼义镇街道改造时被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