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秉权
李秉权于1911年考入天津政法学院。1917年东渡日本求学,以官费考入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院,1921年毕业后又入北海道帝国大学农学部畜牧系继续攻读,并从事科学研究。1925年秋谢绝校方留其在校供职的要求,携家眷返回祖国,历任太原农业专科学校教授、河北大学农科教授、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教授。1927年作为中华农学会第一届代表,代表中华农学会赴日本参加国际农学会会议。1932年创办了山西省山阴岱岳畜牧学校,并担任校长兼山西省立畜牧场场长。1937年转任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后改为国立西北农学院)教授。抗战胜利后,他到太原参加联合国救济总署工作,任联合国晋绥察救济总署技正,曾亲自到解放区发放牲畜等救济物资。1948年,他又回到国立西北农学院担任教授兼畜牧系主任、训导处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被选为西北农学院校务委员会主任。1951年调任山西省农业厅副厅长兼山西农学院教授兼院长。1983年由农业部以离休干部安置在农业部老干部局。此外,他还曾兼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理事、山西省畜牧兽医学会理事长、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山西省政协常委等职。1983年,他荣获“中国农学会表彰状”。
早在20世纪20年代,李秉权即对中国各地的羊毛品质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同羊(同州羊)的来源及其羊毛的品质特点进行了论证。
李秉权著作颇丰:1926年著有专著《中国羊毛品质之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是研究中国羊毛和羊毛品质的最早著作;1927年受中华农学会选派赴日本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代表中国在大会上做“中国之羊毛”的专题学术报告,后该报告以书的形式出版。该书阐述了中国西宁毛、甘肃毛、西路毛、锦州毛、赤峰毛、寒羊毛等13种羊毛的毛色、挛缩度、毛长、粗毛与细毛的比率、尘芥量、皮脂量、纯毛量等的测定结果,以及在显微镜下羊毛纤维的粗细、表皮细胞的大小、皮质的厚度、毛髓的直径等的测定结果,并附有山西改良羊种毛质的概况(包括改良羊一、二、三代的各项羊毛品质实测数据)。《实用养猪学》是他早期另一个代表作,全书共13章,陈述了国内外的养猪现状并加以分析和讨论,就猪的历史、分类、品种鉴定及其遗传、繁殖、育种、饲料、饲养管理以及猪舍建筑、猪的利用等做了精辟的阐述,对当时的养猪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此外,他还著有《畜牧学通论》、《畜产品制造》、《养羊学》、《羊毛学》、《养马学》、《养鸡学》等,这些著述均是中国畜牧业的早期文献。
李秉权毕生致力于畜牧学的教学与研究,为促进中国畜牧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著成绩。他治学严谨,勤于实践,为后人做出了表率。
下一名人:王秉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