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康
李永康年幼时命运坎坷,两岁丧母,村人皆举目怡然,三岁多又遭火烧成重伤,生命垂危,脸部留永久伤痕,小时全赖祖母育幼成长,众邻里亲朋也多有关照。由于命运多舛,他性格内向,寡言,倔强,与同龄孩子有异。1959年9月进入本村初小开始就学之路,启蒙恩师为南顺村李新中先生。(从此再未离开过学校)从小学到中学的十多年,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优秀。1972年7月从坊镇中学毕业后回村任民办教师。这期间,由于家庭人多,仅有他父亲一人为主劳力,利用星期天、寒暑假李永康争取多挣工分,背过石头修过铁路,一般农活样样皆能。
1974年9月李永康进入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学习,197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7年7月大学毕业留校工作。1980年9月至1981年7月在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学习;1982年9月至1984年7月担任陕西师大历史系函授教研室主任;1986年9月被评为讲师;1989年10月担任历史系党总支部委员会副书记,1994年1月任党总支书记。1995年5月调任本校民族部任总支书记、主持全面行政工作。1996年9月至1997年元月在西北大学参加陕西省教育厅高校处级干部培训班学习。1997年7月受聘为副教授。1999年9月至2000年元月参加省教育厅“三讲”教育工作组在西北大学工作。2003年1月至今任陕西师范大学民族部主任、总支书记。
李永康从陕西师范大学毕业留校后,一直从事历史教学、科研、思想政治教育和民族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在教学工作方面:曾担任了本科生、进修生、函授生、少数民族预科生的《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戊戌变法史》、《世界现代史》等课程,他备课认真,讲授条理清楚,逻辑性强,受到学生的欢迎。在科研工作方面,与同行合作撰写有《中国近代史》、《中国国民党史》、《陕西文史之最》、《揭开神秘的面纱》、《三秦历史文化辞典》、《中学素质教育课本》等教材、专著、科普读物、辞书六部。在《卫生科普》、《中外历史》、《函授教育》、《团结报》、台湾《西北杂志》等报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台湾名称的由来与设省建置”、“试论于右任早期思想及其发展”、“于右任先生的名和号略说”等论文对陕西乡贤、民主革命的先驱者于右任先生有一定的研究,在台湾和内地有一定的影响,与他人合作撰写由原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屈武先生题写书名的《中国国民党史》在台湾有较大影响,法国《欧洲时报》曾做过大篇幅的评价。由于李永康同志工作认真负责,作风务实,多次被评为陕西师范大学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特别是近十多年从事少数民族教育工作,他富有同情心,热爱这一项工作,能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做好工作的新途径,在他与一班人的共同努力下,民族部多次获得团中央、国家民委、陕西省、西安市人民政府和学校的奖励和表彰。多年来民族部培养出数以千计的少数民族优秀人才,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骄人的成绩。李永康所负责的民族部和所在的陕西师范大学,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两次获得国务院授予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这一殊荣的学校,其事迹在《陕西日报》、《中国民族报》、《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等媒体均有大篇幅的报道。
李永康同志业余爱好广泛,喜爱书法,具有较扎实的基础,楷、行、草、篆、隶几种书体均涉猎,尤较特长行书,在陕西师范大学举办了个人书法展,受到参观师生的好评。为了强身健体,李永康从1997年44岁时学打乒乓球,几年来坚持不辍,进步较快,已形成右手直板、正手反胶、反手生胶、防守反击型打法,初具一定实力,在2005年3月陕西师大校、处级干部乒乓球比赛中获得个人单打冠军;5月在陕西师大教职工乒乓球比赛中,作为第一单打,民族部代表队一路过关斩将,最后从参赛的32支代表队中夺颖而出,获得全校团体冠军。6月,李永康同志被推选为陕西师范大学新一届乒乓球协会会长,主持乒协工作。
李永康同志的爱人李红是陕西师范大学校医院的主治医师,女儿李颖现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滑铁卢(Waterloo)大学留学,家庭非常幸福。他本人抚今追昔,时常感念家乡父老亲朋有恩于己,从拿工资以后,经常给他们一定的资助。他心系家乡教育,修建村学校时,他捐资1000元。北顺村是县东的一个小村,这些年已先后有七位学生进入陕西师范大学上学,他自己戏称这是“抛砖于前,玉随其后”,也是间接的对家乡贡献。
下一名人:贺金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