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骅
朱家骅(1893—1963),字骝先、湘麟,吴兴北门外小港里村(今湖州白雀乡瑶阶坝小港村)人。清宣统三年(1911),在上海同济德文医学校(今同济大学)就学,适值辛亥革命,曾任“中国敢死团”驻汉口代表。毕业后,赴德国留学,入柏林矿科大学。1917年回国,在北京大学教德文,后以教育部公费赴瑞士研究地质学,旋又转入德国柏林大学,获博士学位。1924年回国,任北大地质系教授兼德文组主任。次年,曾参与北京学生声援五卅运动等爱国活动。被段祺瑞政府通缉,随戴季陶去广东,在石井兵工厂任秘书。因对时事常有微言,被蒋介石撤职扣留。获释后,任中山大学教授,后代理校务委员长。四一二-政变后,任广东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长、两广地质调查所所长。后任广东省教育厅长,兼中山大学副校长。同年冬,回浙江任省民政厅长,提出“用新人、行新政”口号,开办省地方自治专修学校、省警察学校,兼任校长。后因与省主席张静江不和,-去职,回中山大学任校长。1929年3月,在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和中央政治会议委员。1930年11月,调任中央大学校长。次年兼任中英庚款董事会董事长。
1931年后,朱家骅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交通部长,1935年12月改任中央政治委员,代秘书长。1936年春,应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之聘,兼任研究院总干事。同年冬,任浙江省政府主席。1937年11月,上海抗战失利后,因惊慌失措,造成地方混乱,被免职。1938年,任国民党党务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调查统计局局长,-青年团常务干事。不久,兼代中央团部书记长。次年12月,调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1940年3月,蔡元培去世,代理中央研究院院长职务。1944年11月再任教育部长。次年3月又当选为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主持战时教育复员工作,竭力压制-。1948年调任行政院政务委员。1949年任行政院副院长。去台湾后,任“-咨政”、国民党评议委员。在此期间,主持台湾中央研究院的重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