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 > 浙江 > 绍兴 > 名人

陈宗器

  陈宗器(1898~1960),我国地磁学家、地球物理学家。新昌县城关镇(今属南明街道)人,父为廪生,家境殷富。早年在新昌、宁波等地读小学、师范,并担任小学教员。1919年初自费留学日本,并参加中国留学生反对北洋政府在巴黎和会中-行为--。因病于1920年回国,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工科,后又改入东南大学物理系,1925年毕业后受聘于辽宁庄河师范任教,月薪120银元。一年后回乡就任新昌中学第二任校长,月薪仅25银元。多方筹集经费并招聘合格教员,并自费打井一口,供师生饮用,使学校教学能正常进行。1927年“4·12事变”后,因隐匿共产党人童志沂脱险,得罪国民党县党部,被迫于1928年辞职。由叶企荪介绍到清华大学工程学系任助教。次年5月到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工作,到任后即被派往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工作,担任天文、地形测量,并兼作磁偏角的测量。
  陈宗器作为瑞典著名探险家、地理学家斯文·赫定带领的科学考察团唯一中国科学家,全程参加我国西北荒原(称亚洲腹地)探险。由绥远出发到额济纳旗,沿额济纳河(弱水)南下,经肃州(酒泉)入祁连山考察。由敦煌西行至南疆,测量塔里木河改道以后的罗布泊的位置。又考察柴达木和额济纳河流域及其终点湖泊苏古诺尔和嘎顺诺尔地区。1933年提出考察报告后回物理研究所。同年夏又参加铁道部组织绥新公路察勘队,担任地形和天文测量工作。由绥远出发西行至南疆,从尉犂乘舟沿塔里木河东下,考察新的塔里木河下游情况。1935年1月经西安回南京,提出考察报告。当时中国的科考条件落后,加之社会动荡不安,地球科学研究工作异常艰辛,陈宗器在西北荒原五年半的科考中,将山川与河流的地理位置准确地测量并记录下来,用胶片拍摄当时当地的自然景象。他对罗布泊的气象观测是当时这一地区唯一完整的气象资料。1936年,他与霍涅尔共同发表的论文《中国西北之交替湖》是我国有关河流变迁与生态环境相关性的开拓性工作。
  1935年8月回物理研究所,又到南京紫金山地磁台工作。1936年3月至6月,从广州到上海一带进行地磁测量。1936年9月赴德国留学,入柏林大学自然科学院专攻地球物理学,并在波茨坦地球物理研究所进行地磁研究工作。1939年因对德国发动世界大战不满,毅然离开德国到英国伦敦帝国学院研究部从事物理探矿工作。1940年4月回国,被任命为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同年10月赴已从南京迁往广西丹州的地磁台工作。1941年春在广西桂林良丰筹建雁山地磁台,并兼任广西大学教授。同年8月至12月率队到福建崇安,进行日全食观测。1944年初被任命为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兼地磁台主任。1944年夏,日本侵略者继续南下,被迫放弃雁山地磁台,负责物理研究所和职工、家属的抢运和疏散,经贵州到四川重庆北碚。在购地建所后,开展详细的地磁测量工作。1946年物理研究所又迁往上海,1947年物理研究所地磁部分调整到气象研究所,并迁往南京北极阁。1948年因解放战争又迁往上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中央研究院及上海办事处负责人均逃离上海,陈宗器被上海各所公推为上海办事处主任,与各所领导一起抵制上海各所迁往台湾,并组织职工和家属保卫沪区各研究机构和职工、家属免受骚扰和破坏;同时还参加上海大学校长联谊会,迎接解放。
  上海解放后,协助军管会接管有关单位,1950年先后被任命为华东办事处秘书处长、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兼南京办事处主任。1951年3月和5月分别辞去南京办事处和华东办事处职务,专任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并兼任南京大学教授。1952年1月兼任中国科学院办公厅副主任,分管基建、器材、总务等处工作。1955年底办公厅改组,兼任管理局局长,主持科学院建设和规划。1956年辞去院办公厅副主任的职务,回所参与领导工作和地磁研究室工作,亲自组织筹建北京一批地磁台站,完善上海佘山台,初步建成全国地磁台网,并主持筹建电离层观测站和宇宙线台。使地磁研究室具有包括基本磁场、变化磁场、古地磁、电离层、宇宙线等诸多学科的研究室。
  194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成立时起,陈宗器一直担任学会秘书长,并任国际地球物理年中国委员会学术秘书(主席是竺可桢),为地球物理国际合作开创了新的一页。为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主要发起人之一,1951年5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3月4日在北京逝世,终年62岁。
  陈宗器以其为科学事业献身精神和我国地磁学奠基人身份被后人纪念,在他诞辰110周年时,中国科学院等单位专门举行《摘下绽放的北极星》一书首发式和纪念封首发式,陈宗器先生女儿、我国第一位赴南极与罗布泊写生的著名画家陈雅丹出版了记述其父亲在西北荒原考察经历的传记文学《走向有水的罗布泊》一书。
你可能对下列名人会感兴趣
绍兴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