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其石
抗日战争初期,朱其石避难浙西、皖南,两次上黄山,饱览壮丽山川,画境愈臻精妙。1939年定居上海,仍以鬻画鬻书为生。在治印绘画之余,对其他艺术品类的收藏有极大的兴趣,喜收集名人书札、古器拓片、近代历史照片等,1960年代溥仪著《我的前半生》中的一些照片系出版社向他借用制版。所收集的火柴盒贴亦多珍品。抗日战争胜利后,目睹国民党政府腐败,在为《美术年鉴》自撰小传中写道:“……胜利后蒿目时艰,不胜伤感,杜门谢客,任何-都不愿参加,日惟以艺事遣兴,盖纯粹一无党派之艺术家也。”
1949年后,朱其石仍居上海。1958年热情支持嘉兴中心博物馆的筹建,在上海奔走动员收藏家捐献书画文物。平湖金氏、嘉兴沈氏等在沪收藏家在其动员下,捐赠了不少珍贵文物。嘉兴博物馆建立后,为使馆藏日益丰富,其石仍不遗余力广为联系,如动员魏廷荣捐赠名画家蒲作英的作品,向古钱币收藏家沈子槎征得一整套历朝货币,特别是海宁钱镜塘在其动员下捐送百余幅嘉兴籍书画家的精作,大为丰富了嘉兴博物馆的收藏内容。1962年嘉兴南湖书画社成立,其石协助广事征求作品,或登门,或函请,用了年余精力,不但把上海几乎所有著名书画家的作品一一求到,而且远及广西、南京诸名家,共征得作品一二百幅。还多次将所藏旧书送给嘉兴图书馆。其一生心力的结晶的全套亲拓印谱也送给了嘉兴图书馆。其石动员捐赠和征集的文物艺术品价值巨万,却未让公家花过一分钱,自己也从未接受过任何报酬。1963年自沪来嘉居住,次年被聘为嘉兴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
朱其石精篆刻,作品古朴俊逸,绵密流畅,自成一家。书法习苏东坡,雍容厚重。有《朱其石印存》、《抱冰庐印存》行世。
下一名人:张天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