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 > 福建 > 龙岩 > 旅游景区

闽西革命烈士陵园

闽西革命烈士陵园
闽西革命烈士陵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福建省龙岩市城区虎岭山上,有一座庄严宏伟、布局严整、颇具特色的园林化烈士陵园。1989年经国务院批准,由民政部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5年由民政部确定为全国第一批100处爱国主义教育之一。是闽西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闽西是当年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红军的故乡。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染着烈士的鲜血,这里的每一座山林都迷漫着战火的硝烟,这里的每一条河流都陪伴着红军勇敢战斗!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闽西有十多万儿女参加红军,在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8.6万中央红军中就有2.8万闽西优秀儿女。当年,中央红军强渡湘江;冲破了国民党第四道-线,是6000多名闽西子弟兵组成的红五军团第34师临危受命,担任全军殿后任务,大部分血染湘江;当年,由2000多名闽西子弟兵组成的红九军团第22师,在甘肃以西的高台战斗中,大部分壮烈牺牲。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众多闽西优秀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仅解放后评定的在册革命烈士就有24000多名,占全省在册烈士总人数的53.6%。还有许许多多的无名烈士,有16万多名群众遇难,4万多户被绝灭,600多个村庄被烧光。红军长征后,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领导的红军游击队,留在闽西坚持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粉碎了国民党正规军15万人的5次残酷清剿,经受了移民并村“三光”政策的摧残,保存了大片老游击根据地和20万人口地区的土地革命果实,创造了“20年红旗不倒”的奇迹,谱写了一篇篇壮丽而又光荣的英雄史诗,铸就了独具特色的闽西老区精神。

  为了缅怀先烈的英雄业绩,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闽西人民于1955年7月在龙岩专署所在地龙岩县兴建闽西革命烈士纪念碑。后几经规划修整,成为一座富有特色的园林化烈士陵园,也是闽西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闽西革命烈士陵园现占地122亩,园内塔松成林,景色壮观。纪念碑高25.35米,由十多种不同规格的大理石构造,纪念碑的横顶饰祥云浮雕,碑座四周为花岗石栏杆,碑座分别镌刻着张鼎丞“为国家为人民而牺牲奋斗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北面)”、邓子恢“革命先烈永垂不朽(南面)”、魏金水“革命烈士的英名永垂不朽(东面)”、伍洪祥“为革命而牺牲烈士的精神永存(西面)”的题词。陵园南大门横墙顶部是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丕显手书的“闽西革命烈士陵园”横匾。石匾下方汉白玉石上,镌刻着碑文,高度概括了闽西革命斗争中,高度赞扬了烈士的奉献精神。陵园的其它建筑主要有:光荣亭、霞飞门、郭滴人烈士墓。郭滴人(1907一1936),福建龙岩人,是闽西党组织和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参加长征到陕北后任中共陕北省委宣传部长等职,1936年的陕西保安逝世。

  陵园的北端是闽西革命烈士纪念馆,1986年10月落成。

  “褒扬烈士,教育群众”是政府和社会赋予陵园的基本任务。每年来陵园参观和举行悼念活动的党政军机关和社会各界人士络绎不绝,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的“四五”、“五四”、“七一”、“八一”、“十一”等重大革命纪念日来陵园的社会各界人士达100多万人次。每年清明节期间党政军机关、各中、小学校和社会各界人士都组织来陵园瞻仰纪念碑,祭扫烈士墓,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活动。

  近年来,陵园总体改造规划,按照“以人为本,主题不变,构建和谐景观”和“庄严肃穆,方便群众”的思路,在美化陵园方面下功夫,向生态化、绿色化和公园化方向发展,以衬托烈士精神青春常在。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中心城市要打造“绿、亮、美”的号召,把营造优美环境作为工作重点,有张有弛的空间处理,对陵园空地、荒坡地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布局,起用和谐明朗的色彩,新增景点,保护现有良好的树木,种草植树达到植物造景,让市民享受休憩乐趣。

  投入800多万元对陵园进行保护改造,达到“五化”即:陵园氛围主题化;环境美化绿化;夜间灯光亮化;交通便利硬化;游客休闲公园化。

  信息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你可能对下列旅游景区会感兴趣
龙岩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