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镇茂
桐源村离县城8公里,交通方便,土地平坦、肥沃,50年代起就常有农业技术干部驻村。谢镇茂虚心听取农技干部意见,带领村里农民科学种田,使该村年年获得粮食丰收,成为县内农业战线第一个先进典型。
1963年3月,谢镇茂赴上海出席华东农业生产劳动模范会议,被授予华东地区劳动模范称号。
1966年,桐源大队在县内率先购买工农7型手扶拖拉机3台,谢镇茂带领社员进行机耕作业,带动了全县机耕生产的发展。此后,他又带领社员进行播种、育秧、制种等多项试验。1971年,谢镇茂和农业科技人员一起,采用杂交育种法,先后培育出抗病能力强的杂交新品种“桐源1号”、“桐源2号”。1973年12月,三明地区革命委员会在建宁召开的“全区农业科学技术经验交流会”上,曾经推广农业科技干部在桐源大队试验成功的播种、育秧“六对口”新农艺。
桐源大队是县内最早实现粮食生产跨《纲要》的大队,大队将增产的粮食全部卖给国家。1964年,桐源大队寒坡岭2个生产队实现户均售粮超万斤。大队粮食征购任务始为30多万公斤,随着粮食产量逐年增长,征购任务也不断增加,至1985年已达93万多公斤,全村人均售粮664公斤,户均售粮3396公斤。直至1989年,桐源一直都是全县完成征购任务最多的村。
谢镇茂卸任时年过花甲。在卸任后的两三年内,他仍参与大队领导工作。此后又被县农业局聘为农业技术顾问。1979年,桐源大队因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作出优异成绩荣获国务院嘉奖,继任的支部书记赴北京参加了全国劳动模范会议。
谢镇茂任职期间,对县或公社下队的干部接待简单,他一般不陪客进膳。他去邻近的马源大队检查生产,仍回家吃饭。他的补贴工分,年终由大队和生产队干部评议确定,不超过社员中等劳力的收入水平。
谢镇茂廉洁、正派,在大队社员中有较高威信。“文革”初期,许多地方-泛滥,-成风,但无人敢在桐源开设赌场。
1989年10月,谢镇茂病逝在家,县、乡两级领导赴桐源参加了他的追悼会。
下一名人:李林